第493章 “青年导师”江弦(3/6)
王小波将这部《花城》递给李银河,马上犯困,想着《无主题变奏》的内容睡觉去了。
结果一觉醒来,发现李银河仍旧穿着睡衣,坐在椅子上,满脸困顿,面前的桌上摆着那册《花城》。
李银河看着之中她最喜欢的一段:
“.
山那边是什么?
有一天我问老Q,她作出了一个非常不诗意的回答:
‘山那边还是山!’
也许她说得对,但我不愿相信。山那边仍将让我振奋。虽然这个回答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了
‘不过有山就总会有登山的人。’我说。
”
“你看了一整夜?”
李银河似乎仍沉浸在的世界里,王小波又叫了她两声,这才抬起头朝他看来。
“小波,这写的太好了,太会写了。”
李银河已经困得不行了,说这话的时候不断打着哈欠,但还是难掩脸上的激动之色。
“我真不知道,江弦是怎么写出这样的的。”
“我也不知道。”
王小波摇摇头。
按他看来,江弦如今声名斐然,有那么多代表作畅销于世,一定把稿费赚的手软,已经是“大人物”这种级别,又怎么会把视线放到“我”这样的小人物身上,写出“我”这样的小人物的作品呢。
“我开始喜欢他了。”
“嗯?”王小波有些吃味。
“我觉得他和一般人不一样。”
李银河说,“他不像其他人那样,稍微有点儿地位就高高在上,自命不凡,他还愿意把目光放在年轻人、小人物身上,我觉得他守住了一个作家的本心。”
“.”
王小波听得微微点头。
可不就是这样么?
不论是《十八岁出门远行》,还是《你别无选择》,还是这篇《无主题变奏》。
江弦的目光都聚焦在年轻人身上。
他用自己的文学才华与思想深度,通过对人性、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探讨,引导着每一个在迷茫中徘徊的年轻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与力量。
这位作家
他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