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所谓“暖”房(2/6)
怎么看都觉得非常合适。
以他目前积攒的家底,不管是4万还是6万,对他来说都不是支付不起的数字,甚至可以说这个数字并不算太高。
这些年,除了发表的稿费,江弦更多收入的来源是出版以后的稿酬。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畅销作家,出版这方面的收入能让他跻身进全国前1%。
他可以非常自信的说,这时候很多下海赚了钱的老板,手里头的资金都不一定比他多。
但他也没豪横到不拿钱当钱的地步。
能便宜点儿收,谁多花冤枉钱啊?
“爸,您再帮我打听打听,京郊这一块儿有没有谁家院子乐意卖的。”江弦收回目光,跟江国庆道。
“京郊?”
江国庆愣了一会儿,“那多偏啊?你上那儿买啥房啊?那都是农村。”
“害。”
江弦理由编的飞快,“我这不是也想体验体验田园放歌么?市里压力大,我每年找点时间上农村住一住,放松放松心情,全当采风收集灵感了。”
“.”
江国庆看他一眼,知子莫如父,他很确信他这儿子在说瞎话。
不过有些事儿他这个当爹的也明白,他这个儿子心眼多,自己心里那些小算盘一般不愿意跟别人透露,怕别人影响他的判断。
因此,江国庆也就很高情商的没有多问。
这是一种父子之间的无条件信任。
而且这么多年来,凡是江弦认定的事情就从来没出错过。
“您就帮我打听,有多少咱要多少。”江弦道。
这些院子他肯定不住,他看上的主要是地皮。
京郊那块儿现在不值钱,但是放到后世,那可都是寸土寸金的四环、五环。
“有多少要多少?”
徐晨辉在前面听得咂舌。
江哥这是要当地主啊!
如江弦所料的一样,没过几天,唐哲就又联系到他那里。
“就您说的那个价儿吧。”唐哲一脸肉疼。
没招。
这年头买房的人太少了。
一来大伙没有这个观念,二来这年头也没谁能这么痛快的轻易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