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狂宴之后》(3/6)
到了几个小时,快到中午才晃晃悠悠地走进文化馆。
本想试探一下大家的反应,没想到他却成了整个办公室第一个来上班的人。
他当时就知道,这个地方他来对了!
他是在天堂找到了一份工作!
不过余华仍然怀念在京城改稿的日子。
海盐太小了,大家互相认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碰到熟人。
可京城不一样,京城很自由,而且有着一种独特的“疏离感”。
京城最大的优点,就是谁也不把谁当回事儿。
大家需要你的时候,就重视你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算了,一直被关注也不好。
而且余华很喜欢在《人民文摘》改稿的那段日子。
绝对不是因为刘蓓。
《人民文摘》刊物内部的那种氛围,那种宽松的、自由的氛围,令余华觉得自己脑海里的所有灵感每天都在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所以刊物停掉的时候,余华难过了好一阵子,也是带着这份悲伤,他离开了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海盐。
当然了,回来以后他也关注过,《人民文摘》是否还有复刊的希望。
可当上个月,他在文化报刊上看到一众评论家对江弦新《你别无选择》的猛烈批评以后,余华就觉得复刊无望了。
千万别小看这些批判的力量。
为啥在80年代就大名鼎鼎的莫言,在获得诺奖的时候,大家竟然对这个名字陌生,甚至觉得这是个冷门作家。
这是因为95年,他写出了一部《丰乳肥臀》。
这采用家族史的方式,波澜壮阔地从清朝末年一直写到改革开放,语言极具爆发力。
《丰乳肥臀》在杂志《大家》发表以后,很快便获得了首届“大家文学奖”。
奖金空前地达到十万元。
但是得奖的当日,莫言便遭受了“空前猛烈的袭击”。
这边就不讨论这部作品了,只说这件事。
因为《丰乳肥臀》内容的敏感,当即被盖上了一堆罪名,莫言还因此受到很多老作家写告密信的中伤。
自此事件以后,莫言沉寂四五年,并基本在文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