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代表文艺界的彩车(2/6)
勇相信,要是他们知道这个消息,知道能一睹这些演员的真容,一定能高兴的跳起来。
李勇也替他们高兴。
可在内心深处,李勇是觉得有些羞耻和悲哀的。
羞耻和悲哀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这些同伴们竟然这么崇拜这些日本人。
这一点,李勇虽然没说,但在心底实在是有点过意不去。
崇拜日本人,岂不是说觉得我们不如日本人?
这种隐形意识上的较量,即便这会儿主流宣传友好,也是大多数国人心中抹不掉的想法。
正想着这些,恍惚间,李勇又看到一则报道:“中国作家江弦会见日本演员高仓健、中野良子.”
带着好奇,李勇将这篇文章快速读完,两只眼登时亮了起来。
这也太振奋人心了!
李勇心中那点郁闷荡然无存!
虽然我们的人崇拜你们日本的演员,但你们日本的演员又崇拜我们中国的作家。
等于说还是我们中国人更胜一筹嘛!
北戴河一向是疗养的好去处。
这里解放以后,就选了风景最好的西山,对原有别墅接收或购买,组建疗养院,安置伤残将士。
再后来,为了挣外汇,发展旅游,所有疗养院就都交了出去,盖成宾馆,北戴河这块儿神秘的中央暑期办公地向老百姓敞开了大门。
此刻,冯骥才和太太正沿着北戴河的堤岸散步。
前两年,冯骥才因为写作过劳,心脏不好,只能停写,到北戴河这里静养。
说起这事儿也挺魔幻的。
也不知道是谁,把这事儿传着传着传成了冯骥才去世了。
更魔幻的是,作家陈建功不知道从哪儿听到了这个误传,十分动情地为他大哭了一场。
“最近这天儿一到晚上就凉,你披件儿衣服。”回到住处,冯骥才太太顾同昭叮嘱说。
“知道了。”
冯骥才坐到书桌前,摸出个苹果,然后捧起桌上新买的几份报纸,边啃边看。
“又看上了,你多休息休息。”顾同昭声音温柔又带着几分关切。
冯骥才抬起头,“我得多看看,不然外头发生了什么事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