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江弦,我想跟了你......”(2/6)
人?”
“对啊,不光是编辑,你看啊,咱好歹算是一单位,既然是单位,那得有收发室吧,得有食堂吧,得有几个人负责打扫卫生吧,还得有专门管接待的,接待约来写稿子的作家总之啊,既然刊物办起来了,那咱们就得正经的办,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
对江弦的话,朱伟和郑渊洁都很认同。
他们《人民文摘》已经发表了创刊号,那就是一本正经刊物了,编辑部的工作也得步入正轨,方方面面都得正式起来。
“主编,从哪儿招人啊?”
朱伟想了想,“想从《人民文学》那边调人估计很难调的过来,他们那儿人手也不够。”
“非调他们的人干啥啊?”
江弦戴上太阳镜,淡淡道:“我上街道问问去,街道那儿估计有不少待业青年的信息。”
“高!”
郑渊洁忍不住拍起了手,“又解决了我们人手不够的问题,又帮街道解决了一批待业青年的问题,一举两得,两全其美,主编,您这境界太高了!”
江弦无语,“老郑,你别把你那乱七八糟的官僚主义思想带进咱们编辑部,都拍上我的马屁了。”
“主编,我是心悦诚服,发自内心说的这么一番话。”
“得了吧你,少来这套。”
江弦教训一通,又看向朱伟,吩咐道:
“老朱,你上《人民文学》那边找一趟王濛同志,让他再给咱们调几个年轻点的编辑过来,嗯.老编辑也行,不过必须得思想开明,能跟上咱们的办刊理念。”
“成。”
吩咐完毕,江弦戴着太阳镜,非常潮流的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街办。
街办那儿听明白他的来意,相当之高兴,戴着红袖标的老干部非常热情给江弦倒一杯茶,让他坐下细谈,温言细语,完全以上宾待之。
就业不管啥时候都是个大问题。
街道里头这几个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能把他们街办的领导们给愁死。
虽说如今距离大批知青返城,已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
国家分配了一批,下海了一批,又严打了一批,当年艰巨的就业情况,算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