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当我站在尼采的角度...”(6/6)
老爷子也很委屈啊。
他也有话要说。
我的都是在公安bu的群众出版社出版的,都是得到公安认可的,怎么会教坏你们家孩子呢?
不过他委屈也没用,家长们不听这个。
总而言之,科幻这会儿在国内的地位和黄书其实差不了多少。
看的话谁都爱看。
但是谁都不觉得这种是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说他是洪水猛兽也没啥毛病。
据说,英国科幻家阿尔迪斯访问中国的时候,曾经中国一些科普创作的人员座谈。
这时候竟然有人问了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
“英国的科学幻想怎样教育青少年掌握科学知识?”
你从这问题就能看出,其实国内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科幻。
“一开始,我以为没人会看好这篇,不过好像这还挺受欢迎的。”编辑王志峰这时候说。
“是啊,我昨天才看见,《文艺报》上居然还发《饥饿游戏》的文学评论了,称赞了《饥饿游戏》这篇。”编辑小于道。
“《文艺报》?”
主编老范吃了一惊。
《文艺报》可就是文化界主流的声音了。
这是什么情况?
以前惊险科学幻想人嫌狗弃。
怎么到了江弦笔下,情况就变得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