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不愧是沟通外洋之地(2/6)
至于江弦,刚才说不小心,也有些故意的成分,说故意,也有些不小心。
总之这话就是一盘九转大肠。
无论是故意还是不小心,江弦都又人前显圣了一把,把先锋文学这个名词端给苏晨,再借苏晨,把先锋文学这个名讳发扬出去。
那今后再讨论这场文学思潮,马原是掀起者,他江弦则是命名人,都能留在历史书上。
苏晨则继续和江弦就“先锋文学”这个词汇讨论着,越讨论他眼前就越亮,也越是兴奋。
“江弦,放眼国内,有这样文学目光和文学意识的作家,除了你,恐怕寥寥无几,今天和你一场讨论,我真是大有收获,回去以后,我把今天的内容写一篇文学理论文章发表出来如何?”
“好啊,我没什么意见。”江弦道。
就这么点东西,虽然很多观点都是江弦讲述的,但他也没必要跟苏晨再纠结什么知识版权。
太小家子气。
只要苏晨能帮他把“先锋文学”这个名头传扬出去,那江弦就够心满意足了。
两人聊完这些,江弦又提醒道:“老苏,你们《花城》可真够难缠的,以往杂志找我约稿就是约稿,你们倒好,不光约稿,还要给我布置题目,这也算是‘命题作文’了,想写这么一篇可够不容易的,不好写、真是不好写。”
苏晨一听着急。
但一想和江弦聊了那么久,他又没把话说死,苏晨就知道肯定是有点机会。
“江司令,江弦同志,要怎么样才可以写呢?”
“这就要看你们给我这篇什么待遇了。”江弦以开玩笑的口吻提点说。
在美国,江弦可以自豪的说自己是个富人。
不过他的账户在美国,又没带回国内,所以如今该赚稿费还是要赚的。
此外,对江弦来说,在杂刊上发表早已没了什么吸引力。
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赚到的只有一次性的基础稿酬,出版可是除了基础稿酬外,还有额外的印数稿酬。
出版才是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而且,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出版后的销售量也会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如今的文学期刊再想约江弦的稿子,那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