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稿子又没写名字?怎么就不能抢了?(4/6)
把创作的时间前后拖得太长,写长篇最好一鼓作气把它写完,万一时间一长,你那些原本的构想和设定免不了会遗忘。”
“这个.再说吧。”
江弦还没想好杨岸乡的故事怎么去改,暂且还不想对这部下卷动笔。
张守仁一听,有些遗憾,又不太死心,“那我和你约一篇创作谈怎么样?你来谈谈这篇《最后一个匈奴》的创作。”
江弦知道今天张守仁空手而归的话怕是不死心,只好答应下来。
毕竟年货都让张守仁替他置办了个差不多,他这创作谈是一定会写的,发在《十月》也不是不行。
要知道,这会儿置办年货可不容易,有了节前供应,到处都是排队的老百姓,张守仁这一大袋子礼物,可给江弦省去好多的麻烦。
燕京饭店。
302房间。
这会儿坐满了人,有的披着军大衣、有的穿着中山装,他们围拢在一起,跪着、蹲着、坐着或者趴着,面前的地摊上放满了“扑克牌”,约莫40来张。
这些“扑克牌”不是用来打发时间的扑克牌,这每张牌都对应一个节目,或是一段台词。
嗯,这些人就是1983年春节晚会的策划组成员。
首先要更正一个概念,1983年春晚的出现其实纯属是一个偶然,这并不代表着从今往后就要每年都开始办。
但是后来的事情都知道了。
从这一年开始,这个节目再没缺席过中国人的除夕夜。
“哎呀,不行!不行!”
刘小庆冲着姜昆嚷嚷,“你写的这是什么嘛,我们是当主持,你不能按照你们说相声的习惯来写台本。”
姜昆满脸委屈,“但是这些词,亲民,平民化,口语化,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啊。”
刘小庆颇有微词,“你这些词,既不好笑,又写的特别长,一点都不方便记忆,这样怎么行呢?肯定是不行的。”
这年头还没有主持人这种说法。
在后世的电视行业,每个文艺晚会之中都会出现一个固定的主持人来顾全大局,这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固定模式。
但只要仔细回忆就能发现,在83年春晚之前,国内电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