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网游动漫> 1978合成系文豪> 第315章 小说未发先火(4/6)

第315章 小说未发先火(4/6)

弦”两个字。

    胡小华没上过学,但她不是文盲。

    众所周知,解放以后,全国5.5亿人口里,文盲占比高达80%,农村地区的文盲率更是达到了95%。

    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也导致很多工作难以进行。

    于是中央开展了扫盲运动。

    白天工作,工厂晚上开设夜校。

    胡小华作为一名工人,就是在那会儿被扫了的,并自此以后渐渐爱上了阅读。

    “这不是《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么?”胡小华嘀咕。

    她年纪大了,很多看不来,也看的生气。

    这些写文章的良心都坏了!

    怎么里尽是些风言风语呢?

    不过对《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她没的说,一部她看了好几遍,还推荐给了自己的爱人,每次看这篇,都会忍不住为其中的故事情节落泪。

    感人至深!

    写的太好了!

    就因为《花环》这篇,她将江弦这个作家的名字默默的记在了心里,觉得这一定是如今为数不多的好作家、有良心的作家。

    这一次又看到江弦的名字,胡小华自然克制不住的激动。

    就安排在这一期《人民文学》的最前面,胡小华几乎不需要去刻意翻找页码,便找到了的第一页。

    字体比较大的“红高粱”旁边,写了一段两三百字的“编制按”。

    大意是说,前段时间,文学界由江弦打出了“寻根”的口号,文化界掀起了一场对“寻根”的思考与探寻。

    江弦勇于实践,基于“寻根文学”的创作理念,写下了这部,故事讲述了高密东北乡一段壮怀激烈的民间抗日故事,赞颂民族大义,弘扬民族精神,完成了对革命历史战争题材“五老峰”的逾越

    所谓的“五老峰”即老题材、老故事、老典型、老主题、老手法。

    胡小华不知道这些,她关注更多的是的内容

    ——抗日故事。

    这本该是一个很旧的题材,但却说江弦对这个题材实现了超越。

    心中带着好奇,胡小华的眼睛扎进当中。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