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非得手撕鬼子才行?(5/6)
江弦开口道:“首先,我写小鬼子队形整齐,进攻就像是旋风,这样的描写是不是会写的小鬼子威风高大呢?我认为是的。”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沉寂,很多人难以置信的看向江弦。
沙汀指出里的这些问题,江弦完全可以说是他一时间疏忽,没有考虑周全。
但要是主动承认自己想这么写,这可就有问题了。
有大问题。
江弦自顾自接着说:
“我虽然没经历过那场战争,但我始终不认为日本鬼子的作战素质很差。
我认为他们是一个非常强劲和凶残的对手,是一个不好对付和棘手的对手。
难道说,我们笔下的这群鬼子都是一群傻子、白痴,只会说八嘎和花姑娘?
难道我们作家写抗战,要写敌人的枪一枪都打不中,但我们的子弹哪怕拐着弯也能打到他们的脑门上。
要写敌人的刀全是摆设,但我们的战士冲上去就能徒手把鬼子撕成两块儿。
要写敌人的军队毫无战斗力,但我们的战士一个人带着些飞刀之类的东西,就能神勇的把他们全部解决”
会议室一群人听着江弦的描述,脑袋里不由得浮现出他描述的那些内容。
像什么挨几百发子弹都能不死。
一脚踹开一辆车。
一拳震碎一面墙。
徒手扔个石子就能击落一架飞机。
几个人端着几支缴获的驳壳枪,就换来了十四年抗战的胜利。
“我想,若是这样来写,那对那些流血牺牲的先辈才是一种莫大的侮辱。”
江弦说,“正是怀着这样的念头,我才觉得,将敌人描写的强大并不可怕。
因为哪怕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我们中华民族也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我就是要这样子来写,读者乃至后人们才会理解,我们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这场胜利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他们的和平是怎样珍贵。”
听完江弦的话,很多人都点起了头,包括沙汀。
江弦年纪小,没经历过,但他可是真正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清楚地明白敌人的凶残和可怕。
抛开嗡嗡嗡时期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