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前方后方,两个世界(2/7)
法再平静下自己的内心,失去了本心匠心,就很可能走下坡路。
写作本身十分复杂,和天分、运气,知识积累,甚至是某一特定时刻息息相关。
总说成名要趁早,这当然很重要,但成名早往往也意味着容易走向昙花一现,造成更深的失败。
然而在陈荒煤看来,江弦是极少数的那种作家,而且是优秀的青年作家。
他能耐得住寂寞,从不被鲜花和掌声迷惑,也不被各种奖项征服,只静静地感受和观察巨变中的复杂时代。
这便决定了他的创作未来极具多元化和可能性。
“您看看我这篇稿子怎么样。”江弦把《理解万岁》的报告交到了陈荒煤的手上。
陈荒煤戴好老花镜,捧着这一沓稿子阅读起来。
稿子总体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介绍前线的情况,另一个部分介绍战士们的喜怒哀乐。
这年头信息不发达,别说对前线的情况,就连前线的位置国内很多人都不大清楚。
所以说前后方的反差太大了。
这也是陈荒煤希望江弦撰写这篇报告的原因。
他希望江弦能够把在前线感受和体会在社会上作些介绍,对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振奋人们精神起到一点促进的作用。
陈荒煤在这篇报告里,看到最多的并不是将士们的英雄事迹,而是他们的诉求。
这一刻,将士们不再是铜浇铁铸的士兵,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和抱怨的真实的人。
陈荒煤立刻肯定了江弦的这种写法。
除了他也没人敢写这种东西了!
正是江弦将将士们真实的一面刻画了出来,这篇报告才撰写的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陈荒煤不自觉的扶了扶老花镜,上身往前倾,反复读了好几遍,才抑制不住的激动道:“好!江弦你写的好!”
“这篇报告写得好啊!”
“胆大包天!感人至深!”
“理解万岁”嘛!
就是在某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但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感受对方,从而使两者本该发生的矛盾弱化后一种感情的升华。
所以要写出矛盾。
没有矛盾,谈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