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战士出版社(3/6)
到退休都不一定能分的着。
眼瞧着俩侄子一天天的长大,江弦琢磨,等到《花环》的小人书成功发表,赚到钱以后,他做做他姐的思想工作,争取让他姐江琴一家买个新房,从这个小宿舍里搬出去。
吃罢饭,江弦先是给李小林拨过去一个电话,随后前往巴金他老人家徐汇武康路113号的住所。
寒暄过,和巴老坐下来,先是聊起了《高山下的花环》这篇。
巴金夸了江弦,觉得他能做到有胆有识地写,能冲破精神枷锁、摆脱清规戒律、跨越好人好事,这是种值得尊敬的写作态度。
他给了《花环》这篇极高的评价,说这是第一篇将严酷的战争真相、鲜活的战士心灵,淋漓尽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军事题材。
“大力歌颂军队丰功伟绩、英勇献身,也如实的揭示出了军队内部存在的深刻矛盾。”
江弦这种“说真话”的态度,以及这篇“说真话”的,都让巴金感到欣赏和喜欢。
聊完,又聊起文学馆的事情。
过去的这段时间里,现代文学馆的筹建得到了宣传部的正式审批。
在中作协召开的主席团会议上,决定由巴金、冰心、曹禺、严文井、唐弢、王瑶、冯沐、孔罗荪江弦等人,共同组成“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备委员会”。
其中,孔罗荪特别担任主任委员。
孔罗荪今年快70岁了,是老文艺评论家,曾担任《文艺报》主编,中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
至此,现代文学馆的筹备工作终于正式展开。
“我还想把今后出书所有的稿费都送给资料馆,我已对出版社讲清楚稿费全部送给文学资料馆,还准备为它募款。”
巴金振奋的说着,还拿出一张打印的致出版社的空白函,以通知各出版社把稿费直接支付给文学馆。
“总之,使这个事业早日办起来,大发展。”
他老人家热情很高,江弦见状也忍不住有些动容。
在这个年代,当个“万元户”都能上新闻,巴金又不是富豪巨商。
从解放以后,巴金就给文联说明过他不领一分钱工资,因而他手里的每一笔钱,都是他辛辛苦苦写字所得的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