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少林寺》(2/6)
为那就是唯一的影视资料了。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东西。
此刻,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江弦,亲口问问他这个东西拍好了没有、能看了没有。
宣传的同志把工作给央视和中作协安排下去,央视那边也很好说话,不就是放个带子么,上边儿都允许了,我们当然能放。
最后工作小组的同志很快把电话拨到江弦那里。
彼时的江弦还在《电影创作》编辑部,还没审《京都球侠》的剧本。
他那部云集了王扶林、张艺谋、陈皑鸽等一众下一代导演、摄影的《中国文学》纪录片,第一集已然拍完。
为了拍这一集,张艺谋他们坐火车跑了乌镇、上海、广州三个地方,按江弦的吩咐剪辑完成,这才终于摄制完成了第一集。
至于江弦让曹鸿翔去送的,自然就是这片子的这卷录像带。
曹鸿翔给央视的演播室送去,和后世不一样,央视的总部这会儿在广播大厦院内。
演播室那边儿的工作人员从曹鸿翔那儿拿到录像带以后,第一时间看了一遍,讨论上报以后,很快就联系江弦过来签协议。
央视的同志们还有点儿奇怪,“你是怎么想到拍这个的?”
江弦一下想起了马原当时雄心勃勃组织拍摄《中国文学》时也被问过这个问题。
他说:我想为中国文学做点事。
对方就告诉他:马原,真想为中国文学做点事,你还是多写几篇吧。
马原的写作完全被拍摄的事儿耽搁,但是江弦基本没这样的顾虑。
他的写作速度也一直没慢下来过。
于是理直气壮的这么回答:“我想为中国文学做点事。”
对方很是敬佩的看他一眼,而后冲着他竖起大拇指。
这天,北影厂来了个香港来的导演,张鑫炎。
这可成了北影厂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谁都知道张鑫炎是来北影厂挑电影女主角的,一个个蠢蠢欲动。
不过谁都没想到,张鑫炎来了京城,第一个指名道姓要找的就是江弦。
“江兄,了不得。”葛尤听着了信,第一时间就去江弦那儿通知。
这小子拍完《棋王》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