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增补版(5/6)
他打算借着江弦这番话,给《许三观卖血记》写篇评论文章。
这篇评论文章,是分析《许三观卖血记》这篇,归纳他对“新”产生的一些理解,他自己厘清的同时,也能为“新”在国内的发展推波助澜。
“江弦,这篇发表出去,今后你的名望要更高一个档次了。”李陀笑道。
其他人也都点头认同,《许三观卖血记》一发表,江弦算是顶上了“意识流”、“新”两个代表作家的名头,真是八面威风。
“档次不档次的,我只是觉得写这事儿有意思,况且,在国内,我对新的理解也不算最深的。”
要说这方面的理论理解,国内当属茅盾先生,他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学贯中外那一种。
从维熙说:“你就别谦虚了,这算是你开创出来一条新路,今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新’作品发表。”
说着说着,他又提起一件事,“江弦同志,你的那篇《琉璃月照铜钱街》还没出版吧?”
“没。”
“干脆交给我们作家出版社来给你出版吧。”从维熙争取道。
作家出版社是一家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主管单位是中作协,管理着《人民文学》这部“皇家刊物”。
《琉璃月照铜钱街》在国内发表已经快过3个月的时间,若是现在交给作家出版社去出版,算上编辑、校对、设计、印刷等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应该要再花费一个多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么一算,这篇从发表到出版简直相当顺利,仅发表了四、五个月就能在国内出版,这几乎是当下最短的出版周期了。
“那我们可说好了。”江弦一口答应下这件事,“我明儿就把这篇的手稿给作家出版社送过去。”
他很愿意把这篇交给作家出版社,毕竟《琉璃月照铜钱街》争议太大,交给中作协手里的他们出版,一定能避免很多麻烦。
“你这篇有多少字?”从维熙问。
江弦回忆了下,“约莫十二万字。”
从维熙沉吟片刻,道:“能不能再增补进去一部分内容?”
“增补?”
“在咱们出版界约定俗成的意义层面上,长篇的字数最少也应该在十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