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食不果腹(1/5)
唐植桐对发生在四九城的事情一无所知,转运处的卡车一路向西,晃晃悠悠不说,半路还抛了锚。等田根福修好车,再度晃晃悠悠启程,到达目的地时已过中午。唐植桐将自行车递下去,不由分说的给田根福留了一盒烟才骑上车前往大舅家。这一路随车下乡,唐植桐看到了与近郊不一样的色彩。也许是这边离城里比较远的缘故,无论是上一次自然降雨,还是上一次的人工降雨,都没有临幸到此处。邮电学院外的麦苗还绿油油的,这边已经有麦苗开始变黄。眼下水利设施不完善,部分能灌溉到的农田还好一些,灌溉不到的农田已经出现减产迹象,不仅麦叶毫无生机,而且个头不高,矮的还不足三十公分,高的也不超过五十公分。即便是再外行,看到这副场景恐怕第一感觉也是减产,甚至绝收。看到这副场景,让唐植桐想到了光头男的“四个最”:底墒最足、出苗最好、缺苗最少、植株最壮。时间在前行,社会在发展,可一切却总让人感到似曾相识。骑在自行车上,唐植桐偶尔能看到赶着畜力车的车把式。车把式一改常态,没有人坐在车上挥舞着小皮鞭,都是牵着牲口缓慢前行。拉车的牲口也普遍偏瘦,个别甚至瘦骨嶙峋,肋间骨清晰可见。看来春季的嫩草也不能及时的为它们补充上之前损耗掉的肥膘。除了这些,田间地头偶尔还能看到背着枪巡逻的民兵……唐植桐看了下手表,一点多钟,虽然只蹬了会自行车,但肚子里也开始饿了。此时正是各个生产队吃饭后休息的时间,路上的人并不多,唐植桐找了个背人的角落,从空间薅出窝头和猪头肉大快朵颐起来。同情、难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自己先吃饱,经过走访调查,向四九城人委提交一份解决农民医疗的提案,才是真正帮助他们。等唐植桐吃饱喝足来到大舅所在的生产队村口时,看了一眼村口的榆树,整圈都被扒了皮。榆树皮里面有一层是含有少量淀粉的,晒干、碾压后,能用作果腹。看榆树被剥皮的茬口,仿佛是发生在不久之前。再抬头看上方,树上一个榆钱也无,就连树叶都稀稀拉拉的,不知道是被人薅下来吃掉了,还是由于树皮被剥导致的营养不良而无法生长。村口也有几颗桑树,枝头的样子比榆树有过之而无不及,别说桑葚了,叶子都没有几片。不用猜,这些肯定都是当成代粮进了社员的肚子。唐植桐叹口气,骑着自行车往村里去,坑坑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