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名震寰宇僧格林沁(3/5)
有自己的弱点:恃勇轻脱、不谙敌情,作战往往只图近利、谋不及远,从而为最终的覆亡埋下伏笔。从咸丰十年开始,僧格林沁奉命追剿直隶、山东一带的捻军。僧王打散十几万、收降十几万,又逮捕并处决太平军统帅陈玉成、捻军大头领张乐行以及叛变的民团首领苗沛霖等,战果辉煌。张乐行遇难后,捻军上下对僧格林沁恨之入骨,新首领张宗禹决定利用僧格林沁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打围战术在各地流动作战,以诱引僧格林沁,待其师劳力竭之后,再予以歼灭。清同治四年五月,被张宗禹拖垮的僧格林沁,中了捻军的诱敌之计,在山东曹州高楼寨陷入重围。当时,僧王部队兵不得食,趁夜突围之下,只率领少数随向吴家店方向突围,僧格林沁在途中因受伤而坠马,只好伏身隐藏在麦田中,希望能避过捻军搜捕。最终,僧格林沁未能躲过这一劫,被捻军一名16岁小兵张皮绠搜出,于麦田当中斩杀,时年54岁。“六月,咸丰帝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督办海防军务,重建大沽炮台。”“八月底,僧格林沁会同礼部尚书瑞麟来大沽口,着手大沽炮台的重建工程。”“僧格林沁是坚定的主战派,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调用全国之兵,用倾国之粮,整顿部队,把侵略者打出去。””“但因主和派占上风,他的意见未被采纳。”“咸丰九年六月,英、法联军舰队在侵华英军海军司令贺布少将率领下到达大沽口外后,立即进行武装挑衅活动。”“英法联军一路北上,舰队由一艘巡洋舰和十三只炮艇组成,行至天津大沽口时,英、法侵略者一口拒绝从北塘登陆,闯入大沽口。”“僧格林沁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三艘,使英军死伤四百六十四人,英海军司令何伯受重伤。”“相持数日,英法联军军舰撤走。”“咸丰九年底,僧格林沁在南北岸炮台的原址上修建了5座炮台,在北岸炮台以北新建石缝炮台1座。”“炮台周围修筑堤墙,沿墙修盖土窖,密布炮门枪眼,堤外挖沟,置木栅,联成巨筏,以扼海口要隘,防止敌人登陆包抄。”“作为大沽口的重要侧翼防地,北塘炮台也进行了重新修建,以防英法联军从大沽以北驾船闯入。”“不久清军在右岸迎战失利,炮台被攻陷,僧格林沁退守通州,咸丰帝下令拔去僧格林沁三眼花翎,削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职。”“继续迎战,战败于通州八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