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律诗奠基人宋之问(3/7)
平公主颇为怨恨,便上书弹劾,揭发了宋之问的受贿丑行。由此,宋之问被贬为了越州长史。唐睿宗李旦登基即位,便开始清算韦后和武三思的势力。因曾经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的旧事被揪出来,宋之问便被贬到泷州以南的钦州。宋之问在徙所钦州被唐玄宗李隆基下令赐死,终年约57岁。“此后不久,宋之问又与杨炯一起,被同时调入崇文馆担任学士。”“崇文馆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机构,这个地方是专门供太子读书的。”“所以,宋之问的这次调动,等于是直接被调去做太子的讲师。”“能够做太子的老师,这其中的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只要以后太子顺利登上皇位,作为太子的老师,肯定前途一片光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仕途越来越顺,享受的礼遇越来越高,宋之问却开始渐渐走偏了。”“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误入歧途。”“正常情况下,既然当上了太子的老师,接下来自然是要好好教导太子,安心等着太子登基,等待日后加官进爵。”“但是,出身底层的宋之问,因为家学原因,根本不懂这些道理。”“所以此后的很多年里,宋之问开始走上了趋炎附势的道路,竭尽所能去拍武则天的马屁。”“在宋之问看来,拍武则天的马屁,这或许是一条官场捷径。”“但对于那些出身世家,祖上世代做官的贵族子弟来说。”“人家更清楚,除了搞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政绩过硬。”“宋之问的情况,其实也不是一个特例,而是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寒门官员的真实写照。”“因为在这个时代之前,从来没有过寒门官员身居高位,掌握大权的先例。”“所以到了武则天掌权的时代,这个口子一开,很多寒门官员开始身居高位。”“导致武则天掌权初期,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寒门官员通过科举考试,身居高位后,往往不想着怎么为国家做贡献,只想着自己怎么贪财,怎么巴结上司。”“这其实也可以理解,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人家祖上就留下了很多财产。”“光是靠着祖上遗留,人家就可以衣食无忧,自然不会把贪污放在首位,而是会想着去得到更多的权力。”“但是寒门官员不一样,寒门官员骤然掌权,自然要改善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下,寒门官员开始大肆贪污敛财,自然也就不稀奇了。”“不过,相比那些贪财的官员,宋之问还不太一样。”“宋之问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