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忠烈文公文天祥(3/6)
”“宋度宗咸淳三年,文天祥再次被朝廷召回,被任命为尚书左司郎官。”“再次被弹劾,罢黜所有官职后,文天祥返回庐陵同年冬至。”“朝廷再次任命他为福建提刑,还没来得及上任,又被御史陈懋钦奏免。”“如此反复被任用、罢免,一直到宋度宗咸淳七年,共计被罢官五次。”“宋度宗咸淳十年,忽必烈命伯颜率军20万,兵分水、陆两路,目标直指临安。”“太皇太后谢道清见元军已经兵临临安城下,情况危急。”“于是下了一道《哀痛诏》,呼吁大臣军士们一起抵抗外敌,拯救宋室。”“文天祥收到诏书的时,已经是宋恭帝德祐元年正月。”“除了《哀痛诏》,还有一道下达给他本人的诏书,命令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文天祥捧诏涕泣,三日后便开始招募义士,响应者众多。”“文天祥命陈继周在赣州招募勤王义军,一支几万人的新军在文天祥的号召下迅速组织起来了。”“文天祥让有经验的军士积极训练新兵,并变卖了所有家产用作军资。”“八月,文天祥率勤王之师抵达临安,驻扎在西湖边上。”“这时,元军统帅伯颜已经率军从金陵攻打到常州。”“文天祥派手下重要将领等3000人归张全节制,共同支援常州。”“然而,张全不顾尹玉等义军在前方奋战,竟溃逃而去。”“终因寡不敌众,援军战败,元军攻破常州。”“常州被攻占后,独松关告急,宋廷调身处平江的文天祥前往增援。”“但援军尚未到达,独松关已被攻破,平江亦被元军占领,文天祥奉命退守余杭。”“恭帝德佑二年,伯颜率军进驻皋亭山,距临安仅三十里,文天祥刚任临安知府。”“十九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次日便被派往元营议降。”“文天祥与伯颜在皋亭山争论,伯颜一怒之下将文天祥扣留在元营。”“行至镇江后,文天祥与杜浒等十二人,趁着防御松懈,于夜间逃入真州。”“真州知州苗再成出城相迎,并提出了一个可以兴复宋朝的计划。”“即分三路同日攻打杨子桥、湾头、镇江,元军顾此失彼难以相救,宋军便可趁机攻下瓜洲。”“再以东面的军队入攻京口,西面的士兵入攻金陵,威胁浙江的后退之路,如此便可生擒元军大帅。”“文天祥对此大加赞扬,随即写信送两个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联络。”王阳明: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最后岁月张世杰则率领仅存的南宋战船与元军展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