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山水之祖郦道元(2/7)
极度不满,并向宣武帝告状。”“请求前任刺史寇祖礼回东荆复任,后又在回京途中因犯事而被罢官。”“直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得以起复,任职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阳。”“同年,北方鲜卑贵族与戍卒因待遇下降而发动六镇起义。”“北魏多次派兵镇压,仍相持不下,在位的孝明帝决定采取怀柔政策。”“并令刚得以复的郦道元为持节兼黄门侍郎,急速赶往北方各镇,行军边塞。”“因其平边疆叛乱,被提拔为御史中尉。”“从任御史中尉到被下放为冀州长史,又到调任为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后起复为河南尹,行军边塞,被提拔为御史中尉。”“郦道元的仕途可算是坎坷不平,但他却在这坎坷的仕途之中,留下了专属于他的别样光采。”陈子昂:足迹遍及半个中国,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郦道元生在孝文帝时代,出生在高碑店市和平办事处栗各庄村一个官宦世家。他年轻时就才华出众,而且胸怀大志,很得孝文帝的赏识,20岁左右他便已步入仕途。他一生担任过多种官职,坎坷曲折。但是有一点,为北魏的强盛和统一大业,他从来没有退缩过。少年时代的郦道元就喜爱游览,后来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处,他除了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的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的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们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渐渐地,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籍《水经》对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于是亲自给《水经》作了注解。郦道元作为北魏政权的官吏,为了江山社稷,他任劳任怨。同时,他更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一个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治学严谨,为撰写《水经注》,可谓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搜集的资料之多,不可胜计。仅《水经注》所引的图书,就有436种。包涵了经书、历史、地理、地图、方志、传记、诗赋、书信、辞书等所有的古代文献资料。为了写好《水经注》,他还进行了许多野外考察,他称自已的考察为访读搜渠。此外他还搜集了大量的民间歌谣、金石碑刻、谚语,仅所引的金石碑刻就有350种左右。许多久已失传的著作,因为被《水经注》引用才为今天所知。郦道元的《水经注》所收河流达1252条,记载有动物100多种。植物140多种,湖泊500多个,泉水几百处,峪谷将近300处。滩漱更多,仅《浙江水注》一篇就有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