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花魁李清照(3/6)
感悟到李清照惜花之情外。”“还可以发现李清照青年时代的生活,很有才情和情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的大起大落没有谁能预测,跌宕起伏的命运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身上也真实地体现。”“在李清照44岁那年,成了李清照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大宋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军南下,二帝被俘。”“康王赵构南逃在应天府称帝,史称宋高宗,宋朝由北宋转到南宋时代。”“这一年,李清照的夫家也发生了重大变故。”“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悄然过逝,李清照随同丈夫赵明诚赶赴江宁奔丧。”“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后不久,赵明诚旋即被朝廷委任为江宁知府。”“因金军入侵江宁,赵明诚在南宋朝廷妥协求和不主张抵抗政策下,弃城而逃。”“率真的李清照对朝廷拒绝主战很不满,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她力劝丈夫赵明诚留下来,与老百姓一道坚守江宁。”“但软弱的丈夫赵明诚没有听从,反而以朝廷旨意挟李清照一道知任湖州,夫妻二人遂生裂隙。”“在路过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悲凉失望的李清照融景生情,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很辛辣地讽喻了偏安的南宋朝廷里,包括丈夫赵明诚在内的胆怯官员。”“不幸的是,赵明诚在知任湖州的途中,染病身亡。”“对赵明诚的意外辞世,李清照很是悲怮,深情地为丈夫写下祭文。”“亲自安葬赵明诚后,李清照大病一场。”“病愈后,勇敢坚强的李清照决定携带丈夫生前的藏品奔波他乡辗转谋生。”“起先,李清照准备投奔任兵部侍郎的赵明诚妹弟。”“然没多久金人已攻陷洪州,洪州去不了了,李清照于是追随皇帝去往浙东。”“但那时时局动荡,飘摇的朝廷已遣散百官。”“最后,李清照决定只身南下到亲友还算多的杭州生活。”“只是,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李清照随身携带的藏品在路途中散失大半。”“当她48岁也就是公元1132年到达杭州时,几乎陷入茫然失措的困境中。”曹雪芹:年少不懂李清照,读懂已是伤心人。李清照一生有半数的时间里,都在颠沛流离的路上。李清照的人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半生繁华,半生凄凉。在人生的后半程,李清照经历过家族没落,经历过夫妻感情破裂,更经历过家国破碎。人间的千磨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