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29章 汉代:独尊儒术(3/7)

第329章 汉代:独尊儒术(3/7)

独尊儒术。“为此,董仲舒提出了两个主要思想,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随着汉初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大一统现实渴望与诉求日益强烈。”“董仲舒在吸收融合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天人感应思想。”“在这一理论中的天是董仲舒思想中的最高范畴,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人感应的核心内容与理论基点。”“董仲舒的天统摄了自然之天、主宰之天和道德之天的三重涵义。”“在自然之天的意义上,天是由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因素构成的。”“在主宰之天的意义上,天不仅是世间万物的缔造者。”“具有人格意志的天还作为至高神统治宇宙万事万物,对人类及人类社会进行赏罚奖惩。”“在道德之天的意义上,天具有道德伦理属性。”“人特指最高统治者,普通百姓是不能与天发生感应的,只有皇帝才有与天进行感应的特权。”“董仲舒认为自然界的阴阳五行,与人类社会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因此君主应该顺应天意,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在天人感应学说中,天显祥瑞和天降灾异是天人感应的两个基本表现。”“在董仲舒看来,君主是上天之子,他奉承天的旨意,代表天统治管理人类社会。”“天人感应实际上就是天与天子之间的感应,上天通过祥瑞和灾异的现象来显现自己的意志。”“君主如果治理有方,政治修明,便会感动上天,天就会显祥瑞以示嘉奖。”“而灾异与祥瑞相对,指的是事情发展过程中坏的兆头,包括天文现象,自然灾害等。”“当统治者不遵循天道之时,上天首先降下灾害以示谴告。”“如果仍不知省悟,上天则生成怪异来警惧。”“再不知道改变,就会出现伤败的情形。”“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确立了儒学在国家统治思想与意识形态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为汉代大一统提供了时代特性与现实意义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将其落实于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此思想不仅为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为儒生集团防止君权过度歪曲保留了一个思想工具。”“此外,天人感应思想还影响了汉代的政治法律制度,对后世文学创作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三纲五常,简称纲常,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