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阴阳家邹子(2/6)
平原君尊他为座上宾。因此公孙龙自然认为自己要高出他人一头,于是就开始利用自己巧言善辩来施展自己的才华。邹衍途径赵国,平原君请他与公孙龙就白马非马这一观点展开辩论。这本来也是一个荒谬的辩题,邹衍立即拒绝与公孙龙辩论,并阐述了自己观点。邹衍认为,所谓辩论,应该区别不同类型,不相侵害。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抒发自己的思想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如此,辩论的胜者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胜者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这样的辩论是可以进行的。如果用繁文缛节来作为凭据,用巧言善辩来互相诋毁,用华丽词藻来偷换概念,吸引别人使之不得要领,就会妨害学问的根本道理。那种纠缠不休,咄咄逼人,总要别人认输才肯住口的作法,有害君子风度,他邹衍是绝不参加的。邹衍一席话赢得了在座人齐声叫好,公孙龙从这以后就被平原君贬退了。公孙龙的人品被邹衍彻底揭穿,他单纯倚仗的巧言善辩站不住脚了。因为公孙龙的巧言善辩是一种不分是非的辩论,是荒谬的行为,导致别人不愿与之为伍,受到冷落也就成为必然了。“所谓的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行。”“所谓的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邹衍最早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结合起来,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阴阳五行生克学说。”“黄帝之时是土德,因为木生土,所以代替黄帝所建的朝代夏朝就是木德。”“因为金生木,所以代替夏朝的商朝就是金德。”“因为火生金,所以代替商朝的周朝就是火德。”“因为水生火,所以代替周朝的秦朝就是水德。”“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做解释。”“在那个诸侯相互讨伐的战国时代,邹衍的这一学说受到各国诸侯的承认和欢迎。”“这种历史观把历史看作常变的,把新王朝的兴起看作五行相生的必然结果,适应了建立新的统一王朝的政治需要。”“后来秦始皇把五德终始说,作为秦王朝吞并诸侯国统一天下的理论依据。”“董仲舒将邹衍的五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