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55章 大清崛起(3/4)

第155章 大清崛起(3/4)

承畴、孙传庭、卢象升三人领兵五十万,直捣后金老巢。在大明举国之力的打击下,他就不相信后金还能存活。“后金到皇太极统治时期,皇太极励精图治,且优待汉族降官,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政策,逐步瓦解了明军军心。”“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并将国号改为大清。”“为了应对大明内部的农民军,崇祯指派洪承畴围剿农民军。”“在洪承畴的率领下,即将要把农民起义军彻底剿灭干净的时候,清军突然向明军发起进攻,连连告捷,甚至威胁到了京城的安全,崇祯只好从围剿农民起义军的前线抽调出大量的军队返回保卫京师。”“由于皇太极的配合,农民军得以喘息的机会,再次做大做强。”“清军撤退后,崇祯再次调集兵力围剿农民军,眼看着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将要被明军打得溃不成军的时候,清军再向明朝发起了进攻,这又给了农民起义军带来了转机。”皇太极:朕虽然不是汉人,但熟读汉家典籍,还是知道围魏救赵的道理。以他们大清的国力,在辽东站稳脚跟就已经是极限了。他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战胜大明,还需要不停的削弱大明的力量。而大明国内爆发的农民军起义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大清和农民军有共同的敌人,属于天然的盟友。大明国内肆虐的农民军可以极大的削弱大明的实力,他们大清自然不可能坐看农民军被明军剿灭。大清和农民军两者的关系就是唇亡齿寒,在他们大清的实力足够强大之前,还需要农民军牵制大明。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坐看农民军和明军打得你死我活,在农民军快撑不住的时候,他再出来围魏救赵,帮助农民军获得喘息的机会。“1640年,皇太极为打通关宁锦防线,发动了一场决定明朝命运的大会战,称为松锦之战。”“皇太极率军围攻锦州,崇祯只能放下国内的农民起义军暂且不管,集中了几乎全部明朝军队共十三万人,在洪承畴的率领下援救锦州。”“松锦之战历时两年,最终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明朝多年的精锐主力部队损失殆尽,钱粮损失无数,这几乎掏空了明朝的家底。”“战后,明朝关外铁骑损失殆尽,只剩下吴三桂退守孤城宁远。”“1644年,吴三桂献关降清使清军成功进占北京。”“随后清廷又发动一系列战争,平定了大顺、南明等政权,最终彻底取代大明帝国。”吴三桂:当年要不是李自成迫害本王的家人,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