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孙山,科举> 第777章 殿试(4)(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777章 殿试(4)(2/3)

维持秩序,只有生产力提升才是关键。如果朝廷的政策打个十分,地方能执行五分已经非常了不起,甚至地方还会负五分地执行,把政策歪曲。这里非常遗憾资讯不够发达,也不够快速地让百姓了解到。孙山对这个新政持悲观态度。不过目前来看,新赋税制度总比之前的好,所以孙山还是写下赞同的答案。孙山先对先帝新政的进行一番彩虹泡泡的欣赏,之后写出赞同的理由。比如能减轻农民的负担,摊丁入亩后,农民不用交丁役,使得无地或者少量地的农民经济负担减少,更能从事其他生产,进而产出更大的价值。又表示新政能增加人口。在大乾人口是评价一个地方的繁荣。上县,中县,下县并不是按照范围的大小来评选,而是按人口来评选。一个地方的人口增多,证明这个地方的官员治理的不错,人口是第一生产力,有人口才有一切。最后称赞新赋税制度能简化收税的过程,不用层层经手,这样能有限度地减少腐败,使得国库充盈。孙山联古至今,举了一些例子佐证自己对新政认同观点。写完新政的利,然后一笔带过写新政的弊。如果要真实写弊端,孙山能写一万字以上都行。但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昧着良心做题。孙山写弊端,只写露出来的弊端,不敢深入地写。比如新政实施后,需要注意地方差异,不能一刀切地实施,具体地方具体政策。要给实施人员一些灵活的政策。又比如实施新政不宜急促,最好润物细无声地一步一步来,以点带面,慢慢推动。孙山为了不犯忌讳,也为了自己能平安无事地落稳脚跟,谋到一官半职,决定采取“平庸策略”,写些肉眼可见的肤浅答案。孙山可不敢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地抨击新政.以及写出自己所想---“新政注定失败”这样的“豪言壮语”。孙山是来考试的,不是来做“言官”。孙山坚持“说不如做”的原则,想要实现心中的抱负,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先让自己成为官,得到身份后,再用实践说话。说不如做!而不是先说话再实践。看着朱红的皇宫大门,孙山确定这里森严等级,并不能畅所欲言。为了确保自己“光宗耀祖”,孙山选择先上岸,再做事。孙山叹了一口气,继续往下写。写完新政的利弊,以及自己如何推行,最后孙山写上建议。新赋税政策实施,是为了能减轻农民负担,朝廷也能收到更多的税,于是社会更加稳定,大乾长久治安。孙山提出了“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