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16章 解阁老(2/4)

第216章 解阁老(2/4)


    当然,国子监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的,里面的太学生主要分两种,官生和民生,官生就是官宦,勋贵子弟,土司子弟,还有附属国的学子,民生都是各地学府推荐上来的的优秀学子,名额稀少,一个县才有一个,而且还要经过翰林院的考核才能进国子监。



    凡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太学生,吃穿用度都有朝廷负责,每个月还有米面,肉食,宝钞的补贴,按理说那些官员勋贵应该都把家里的子弟送进去读书,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国子监还是民生居多。



    因为毕业前还要进行考核,考核不过的就不仅仅没官做,或者被剔除国子监这么简单,而是要问罪的。



    朝廷花钱培养你读书,就是希望你学好文化,上报君王,下安百姓,结果你什么都没学会,辜负了朝廷的希望,辜负了百姓的供养,朝廷一定饶不了你。



    出身国子监的官员也不少,大多是青中年,如铁铉,蹇义,夏原吉等人……



    听到解缙的话,杨荣却是连连摆手,说道:“我杨子荣要想入仕,靠的是真本事,绝非裙带关系……”



    解缙笑了笑,没有说话,一旁的杨士奇却感到自己被打脸,出言道:“怕是夏侍郎不愿举荐你入仕吧,还是怕过不了翰林院那一关……”



    杨荣顿时尴尬不已,摆手笑道:“杨兄莫要玩笑了……”



    三杨之中,杨士奇最稳重,杨荣擅谋,杨溥擅断。



    杨荣在三杨之中最年轻,但也是最会政治投机的一个人。



    夏原吉确实赏识他,但他要开口让夏原吉举荐他入仕,只会换来一顿臭骂。



    杨荣何等聪明,岂会不明白这些。



    四人笑了笑,黄淮却在此时说道:“解学士,刚才那个宋琮和你是同乡,他既然能中会元,想必也是才华横溢之人,殿试大考即便不是一甲,恐怕也会名列前茅,以后都是同殿为臣的同僚了,不如请他上来喝一杯!”



    解缙喝的有些上头了,立马站了起来,说道:“本阁老现在就去请他,要是不给我这个面子,以后休想进内阁!”



    听到本阁老三个字,杨士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