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52章 不孝孙回来了(2/4)

第152章 不孝孙回来了(2/4)

一般,稳压武将勋贵,许多原本支持朱允熥的人也倒戈向了朱允炆。



    原本两两组合的内阁,随着一人的到来而打破,黄子澄被朱允炆安排进了内阁,成为内阁之首,力压其他四人,原本位居首位的刘三吾因为在立储之事上保持沉默而遭到排挤,去文华殿和两个年轻人搭班子了。



    真正的军国大事现在都由武英殿批阅,黄子澄和方孝儒组成了新的内政核心,成为朱允炆最信任的臣子。



    黄子澄告诉朱允炆,现在是拉拢人心的最好时机,如果这个时候能启用曾经被皇太孙贬黜的官员,他们一定会对新君感恩戴德。



    于是被罚到倭国的齐泰被招了回来,因为挖矿有功,官复原职,任兵部侍郎。



    黄子澄,方孝儒,齐泰,建文三坑正式组建,这个时候应该叫淮王三坑。



    兵部的尚书和侍郎空出很久了,老爷子和皇太孙一直都没有选官员任职,朱允炆不知道的是,这个位子是朱雄英留给铁铉的。



    还有吏部侍郎翟善,拥挤淮王有功,被提拔成了尚书……



    朱允炆已经打算好了,等他正式当了皇帝,这些臣子全部都要挂上东宫衔,而原本的东宫辅臣都是太孙党,徐王党,自然要换掉。



    武将自然也在拉拢之中,首先就是五军都督府,梅殷,李坚,徐允恭,愿意效忠淮王,沐晟不在京城,李景隆称病快一个月了,不上朝,不出门,不见客。



    冯胜,傅友德,态度不明,郭英,张龙,有点想朝着淮王靠拢的意思,但碍于情面,没敢表现出来。



    这两个老家伙能寿终正寝不是没原因。



    至于蓝玉,常茂,曹震那群骄兵悍将,朱允炆知道拉拢不了,也就没有行动,这些人更不会效忠朱允炆,现在是,将来也是,他们心里还在想着朱允熥。



    而淮王三坑也没闲着,三位大师傅为将来的新朝国策进献良言。



    方孝儒谏言一定要削藩,把所有藩王全部削掉,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黄子澄让朱允炆废掉大诰,以及锦衣卫监察之权,取消直隶地区的摊丁入亩和士绅纳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