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95章 藩王利弊(3/4)

第95章 藩王利弊(3/4)



    “记住爹告诉你的,只要你皇爷爷有一天不在了,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为那些无罪被杀的开国功臣平反,并厚待他们的后人,而这第二件事就要考虑如何去拿回藩王的兵权!”



    朱雄英明白老爹的意思,收买人心加巩固皇权。



    而且朱标这话说的也很明确,如果他当了皇帝,他也会削藩的,毕竟这些藩王也姓朱,老爷子在皇明祖训也规定了,若是日后朝中出奸臣,各地藩王尽可起兵靖难,勤王除奸。



    这个奸臣可以是任何人,谁和藩王作对谁就是奸臣,满朝文武皆是“晁错”。



    “不过啊,说到底这些藩王都是你的叔叔,拿回兵权就不要再为难他们了!”



    朱标叮嘱道:“削藩之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千万不能急,要以大明安危,北方防务为重!”



    “记住了!”



    朱雄英连连点头,朱标说的他都明白。



    当初逃往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已经被蓝玉在捕鱼儿海打残了,之后内部开始争权夺利,不断地互相厮杀,不然后来朱棣起兵靖难,北方可就危险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爷子多精明的人,他会不知道藩王对于王朝的弊端?



    他知道,正是因为什么都明白,才决定设置藩王制度。



    用藩王牵制勋贵,用勋贵牵制文官,再用文官监察藩王,只有这样皇权才能稳固,但前提是,皇帝要能镇住所有势力。



    老爷子也担心藩王会作乱,但藩王至少比外人要靠谱,如果换成蓝玉去常年镇守边关,恐怕老爷子每天磕两斤安眠药都会睡不着觉。



    而且当初封王的时候北方还不稳定,封王有利于统治北方。



    封王制度对于王朝来说也是有好处的,秦朝没有封王,结果始皇一死,天下大乱,关外六国迅速丢失,如果各地有藩王存在,不至于此。



    还有曹丕创立的魏国,虽有藩王,但都是些没有任何权利的虚王,司马懿一朝得手,整个曹家,夏侯家毫无反击之力,如同鱼肉,任人宰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