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2章 太平乡的百姓(3/4)

第22章 太平乡的百姓(3/4)

何能让凤阳百姓多吃一碗饭,多穿一件衣,竟他妈的干这种投机取巧的屁事!”



    “他以为这样本王就能领他的情?记得他的好?回去后提拔他?”



    “做他妈的狗梦去吧,本王最厌恶这种阿谀奉承的官员!”



    “你去告诉他,让他从今天开始,两天都不要吃饭,让他也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感觉,省的天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他要敢偷吃一粒米,本王就送他去见他家的列祖列宗!”



    朱雄英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这一点和老爷子一样,既然当官,就要清正廉洁,脚踏实地为百姓谋福,为民请命。



    当你穿上官服的那一天,永远要记住一句话,身上穿的,碗里吃的都是百姓对你的供养。



    傅让走后,朱雄英来到厨房,坐在火堆旁与老人一同烤火。



    “老人家贵姓啊?”朱雄英亲切的问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人回答道:“俺姓田,没大号,家里排行老六,王爷,您叫俺田老六就好!”



    朱雄英笑了笑,继续问道:“田老,太平乡百姓的日子是不是过的都不好?”



    说完,补充道:“本王只想听句实话,还请田老莫要诓骗本王!!”



    独臂的田老六捡起一块木柴扔进火堆,望着贱出的火星,无奈的说道:“不敢瞒王爷,乡里百姓的日子不能说过的不好,也算不上多好,至少比至正年间要好上许多!”



    这样的话,朱雄英是第二次从百姓口中听到了,现在大明的洪武年,百姓的日子就比前朝末年好上一些,这让他实在难以接受这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近些年乡里还有饿死百姓的情况发生吗?”朱雄英又问。



    而田老给出的回答是:“很少!”



    很少的意思就是还是有,不会出现饿殍遍地,但饿死少许人也正常。



    这一趟凤阳之行,让朱雄英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和百姓饿肚子相比,任何事情都是次要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