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0章 江南重税(3/4)

第10章 江南重税(3/4)

不断地供应下,张士诚足足抵挡了八个月。



    徐达得知情况后,立马改变战略,决定强攻苏州,搭云梯,掘地道,偷渡水寨,各种办法用上,徐常二位主帅更是亲自参与攻城,最终,攻破苏州。



    张士诚眼看大势已去,仍不投降,率领东吴军进行惨烈的巷战,由于熟悉地形,占据地利,让攻进城的西吴军损失惨重。



    朱元璋得知这些情况后,勃然大怒,后来大明开国之后,特别加重了江南地区的赋税。



    想到这里,朱雄英又问:“江南地区的赋税有多重?”



    张度回答道:“江南赋税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江北一大郡,尤其是苏、松、湖、嘉一带,更甚!”



    “嘶……”



    朱雄英听后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江南地区的赋税重,却没想到重到这种地步,怪不得每年都要拖欠。



    江南重赋的事情,朱雄英之前听老爷子提过几次,并非完全因为张士诚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朝廷太穷,实在没钱,这才找个由头加重了江南富庶之地的赋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用老爷子的原话就是:“他们再苦,再难,能难过苦过江北,塞边的百姓啊!”



    对江南实行重赋,在明代各个时期,在朝在野的官绅士庶对这个政策都有着激烈争论,改革的呼声居高不下,但一直到明朝灭亡,\"江南重赋\"都没有实质性的调整。



    其实,大明前期的赋税和徭役有很大问题。



    首先考取过功名的人和官员,极其家人们,包括奴仆都是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



    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出身豪强士绅家庭,毕竟读书是很耗费钱的,像许观,张显宗这样出身贫寒,最终出人头地的人极少。



    既然这些人不服徭役不交税,那每年朝廷规定好的赋税数额就要摊到百姓身上。



    平常年月还好,灾荒年月一来,贫民要么贱卖土地,要么借高利贷,最终的结果就是土地被兼并。



    至于徭役,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人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