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为什么蒙古人讨厌忽必烈?(2/3)
曾得到。李世民轻轻哼了一声。真是活该清朝会亡!......【所以,面对各种问题时,不能只看表面。】【要洞察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时,弹幕弹出。“清朝是想的最周全的,就是没考虑到还有洋人。”“再好的制度也是人来运行,而人有私心。就这么简单。”“因为任何一种制度,在创立的时候无论有多么完善,只要运行了一段时间后都会被有心人琢磨出来漏洞。”“事物是动态发展的。平庸之人掌权后,是跟不上变化的,而血缘传承制度决定了庸才的必然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财富和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只要土地和财富不过于集中,一般都没事,只是这两点做起来太难了。”“八字真言。生于忧患,死于哀乐。”......弹幕飞速跳动,各朝皇帝看得眼花缭乱。后人都在分析着问题的原因。他们深知,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所能做的,唯有不断摸索前行,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而诸多的历史经验教训,让他们更加明白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在各朝古人的思考中,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为什么蒙古人讨厌忽必烈?】......各朝古人脑袋上都缓缓升出来几个问号?忽必烈不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吗?他带着蒙古大军杀进中原,抢了汉人的江山。中原物产丰富,比那苦寒之地的草原好的不是一星半点。结果忽必烈还被自家族人讨厌?这不合理啊!在各朝古人的不解中,视频正式播放。......【忽必烈杀的蒙古人,甚至比朱元璋杀的还要多。】......洪武年间。视频的第一句话,就让朱元璋懵圈了。哈?他杀了很多蒙古人?!朱元璋猛地摇摇头。哪有这回事!他推翻元朝后,中原大地上确实滞留了大量蒙古人,其中还有约莫十万蒙古女子。他恨元朝末期的蒙古人不假,但他并未因此大开杀戒。为了稳定明朝初期的局势,他煞费苦心,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这些法令要求蒙古人改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还规定蒙古女子只能嫁给汉人等等。对于那些不想留在中原的蒙古人,他还给了他们回草原的粮草。至于选择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愿意服从明朝的管理,也能在中原安居乐业。想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挺直了胸膛。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减少矛盾冲突。若是将蒙古人悉数汉化,那可比屠杀他们来得高明!而后,朱元璋似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