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不值得让(1/4)
霍英华觉得周知非的话里有很多的槽点,却不知道该怎么吐槽。
因为自己漂亮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让他对华国的国学充满着自信。
但是被周知非这么一搞,他发现自己忽然有些不自信了。
其实不管是霍英华还是在场的京大学生,都有些忽视了《季姬击鸡记》的能量了,只是单纯的觉得它让人眼前一亮。
前世的文化思潮里,有着很多跟霍英华同样想要将汉字拉丁化的学者。
在那个最绝望的年代,甚至有无数专家高喊着“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惊悚标语。
这些言论的发起人可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人,很多都是在近代史里留下浓重笔墨的名人,像是瞿秋白、鲁迅、胡适等等。
抛开胡适不谈,瞿秋白和鲁迅绝对称得上是近代华夏的仁人志士。
还有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当时的精英,同样高举着“废弃汉字”的大旗。
你能说这些人不爱国吗?
不!正因为爱国,所以他们才要想尽办法进行去救国。
而为了心中理想去做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这种行为才是更加的可怕。
因为问心无愧,所以造成的破坏力才是最大的。
这些人可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有着崇高的理想理念。
你可以指责他们的方法不对,但是不能指责他们的初心。
而且他们可不仅仅只是在喊口号,甚至已经制作出了初版的汉语拉丁文字。
真正的属于是那种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的精英,跟现在的所谓专家不可同日而语。
也正因为他们的呼喊声,所以当时的国*民*正*府一度加速了汉字拉丁化的进程。
从如今的上帝视角来看,大家肯定觉得当时废弃汉字的主张是绝对错误的,其实应该是【汉字不灭,中华不亡】。
只有汉字不亡,中华的文化才不会灭亡,才能一直传承下去。
只有汉字不亡,华夏才能重新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