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不用小红棠过去提醒,妙善仙姑便已经下了马车。她刚才便将那郎中与老算盘的对话听在了耳朵里,便站在了远处,向了这村子张望一眼。虽然心里是空空荡荡的,但光是这张脸蛋,便瞧着有种悲天悯人的神色。而后轻轻招手,唤了小豆官过来,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低声道:“盗灾门里,是如何称量灾气来着?”“?”小豆官都愣了一下,然后摇着小脑袋,忙着爬上了她的车。在一堆首饰,衣裳,零嘴,时兴玩意儿的下面,翻找出了一个蒙了尘的箱子。心里庆幸妙善姑姑虽然不务正业,但好歹老本行的东西还没有丢。把箱子搬了下来,一边打开来替她收拾合用的东西,一边手脚比划,仔细的替她回忆了起来。妙善仙姑捡了一柄造型奇异的小秤,一块截成了段的青太岁,笼在袖子里,便手持拂尘,缓缓向了村子方向走来。经过那群百姓之时,轻轻一叹,手里的拂尘,自他们头顶扫过。她本就是福缘深厚,又曾经在石马镇子办灯火福会,如今拂尘微摆,便也有清风拂过,吹散了百姓头顶灾气。虽然不足以消灾,却也让人头脑清醒。拂尘摆动,驱开了涌至身前的黑气,款步来到了村里的一处院落,见这一家门墙齐整,便在对方门槛之前,抓了一把土。左边用青太岁压着,右边放下了土,仔细的看着。半晌之后,收了秤,道:“郎中说的不错,确实有灾。”“她这是……”胡麻远远的瞧着,心下好奇,便看向了旁边的豆官。小豆官一脸认真的看着妙善仙姑,似乎是怕她做的不对。见她称量了出来,也松了口气,道:“师爷,姑姑这是在称量灾气来着。”“这些受了灾的地方,份量与别处不同,但因为到了这里,便也都受到灾气的影响,所以普通的秤砣称不出来。”“但太岁是份量不变之物,用固定份量的青食做定子,便能称出来。”胡麻也觉得新鲜,便道:“那称出了有灾,便又如何?”“有灾,便要寻灾物。”小豆官脑袋晃晃,帽子上的两根翅上下摆动,小红棠在一边看着挺有意思的模样。豆官道:“灾是无形的,到了世间,便需要附着在一物上面,这就是灾物。”“虽然这江湖门道里面,只有盗灾这一门里,名字带个灾字,但其实与盗灾打交道的极多。”“人生三灾八难,谁也逃不过去不是?只是守岁人身子壮,可以熬,走鬼门里会祈福,请来鬼神驱灾……”“当然,那也是以前,现在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