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择日走红> 第七百四十一章 与饼有缘(5600字)(2/8)

第七百四十一章 与饼有缘(5600字)(2/8)

些导演以前拍的正剧比,它们在商业性和严肃性之间,更偏向于商业性),然后,在那个流量当道、粗制滥造不断辣眼睛的时期,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当时《伪装者》热播的时候,火的是什么?事实上,热播的时候,骂的人可一点不少,别说那个女主角了,胡歌和宋轶那个走廊拔枪的名场面,当时也是被骂“神剧”的,但后来因为剧作整体水平高,加上几乎就是两三个月之后,同一套班底的《琅琊榜》大爆,以及“热播”期实打实的收视成绩,口碑也跟着逆转了。

    而《琅琊榜》,虽然当时口碑确实好,甚至一度有人去从技术层面去分析它的制作有多牛(甚至是去分析它每一个画面的比例),可是,它实际上在开播那阵子,收视率是非常不好的。

    真的是一群剧迷天天自来水式的在网络上做各种各样的宣传,然后,靠着梅长苏和靖王的CP打开了女性观众的市场,又找到了“真正权谋剧”这样一个精准的宣传点打开了男性观众的市场,才没有沦为成绩一般的精品剧,而是在第一轮热播的中后期,就大爆特爆了。

    陆严河觉得,正午走出了一条最值得所有公司借鉴的制作模式。

    主演,必须是知名度和演技的结合,缺一不可,纵观他们的项目,无一不是如此,绝不会出现演技精湛但名气小的主演阵容,或者是流量很大但演技糟糕的情况。

    剧作,重视程度,绝不会因为家大业大,就掉以轻心。在IP大爆的那几年,很多影视公司其实是买一个IP然后改得面目全非的。正午却真正做到的能遵循原著的尽量遵循原著,能把原著请过来做编剧的尽量请过来。

    从《开端》作者祈祷君所说的内容就可以发现,正午对编剧的重视程度。优渥的创作环境,手把手的剧本撰写指导,一次次有的放矢的讨论和修改。从其他编剧嘴里说出来的国产剧编剧境况,跟正午合作的编剧所描述的相比,仿佛不在一个国度。

    然后,不轻视市场,不搞曲高和寡的艺术家心态。有人说正午什么题材都能拍,而且都能拍好,侯洪亮直接说,不,我们偶像剧这一块是短板,一直想做好,但一直没有做好。

    而且,他们还真的是在用心地去探索偶像剧,《知否》也好,《开端》也好,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