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苏联一五计划结算(4/6)
进攻乌拉尔工业区,德国人还要继续推进两千公里,这个距离足以让德国感到绝望。
而且,乌拉尔工业区并不是第一道防线,在莫斯科到乌拉尔工业区之间,还有伏尔加工业区,后方还有西西伯利亚工业区……
事实上前世德国连莫斯科都没有突破,而本时空里因为一战结果的变化,苏德两国的缓冲区减少,苏联更加重视本国工业的国防安全,所以更重视后方工业区的开发和发展。
就苏联这种工业部署情况,即便德国拥有东非的工业体量和人口优势也不可能把苏联完全消灭。
弗里德里希说道:“想要让苏联的工业彻底瘫痪,就必须有能力同时对苏联后方多个相隔千里距离的工业基地进行毁灭性打击,从乌克兰的顿巴斯—第聂伯罗工业区一直到苏联的远东工业区,跨度长达惊人的六千多公里,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完全做不到的事。”
当然,情况也没有弗里德里希说的那样夸张,因为现在苏联的工业还比较薄弱,很多所谓的工业区,体量还远远不够看。
但是,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那就是现在苏联才刚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只要给苏联充足的时间,按照一五计划苏联工业发展的速度,不需要太久,十年内那些工业区基本就可以被苏联彻底建设出来。
而且因为苏联资源十分丰富的原因,这些区域基本可以实现资源上的自给自足,这极大提高了苏联抵御战争风险的能力。
对此,恩斯特深表认同:“苏联的广阔国土,还有丰富的资源,以及恶劣的气候,使得他们拥有优异的国土纵深,这几乎决定了其他国家想要通过战争消灭苏联政权,是完全做不到的事,除非苏联人自己投降,否则他们就能一直坚持抵抗。”
“不过,这和我们没有太大关系,一般情况下东非和苏联不可能成为敌人,除非苏联选择世界革命。”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约瑟夫上台后,苏联等于已经放弃了这条路线,约瑟夫更像一个沙皇,而绝对不是世界的领导者,苏联的利益高于一切。
前世约瑟夫去世后,苏联的其他领导人更是带着苏联朝着帝国主义国家的道路一路狂飙,变成了恶龙,更别说世界革命了。
弗里德里希从小受恩斯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