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沙皇在东非(3/6)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沙皇在东非(3/6)

远也达不到的天花板城市了。”

    “也就是在东非,现代化的大城市数量太多,所以使得达累斯萨拉姆市没有那么耀眼,放在过去俄国,可能也就圣彼得堡能勉强在体量上压它一头,但实际上,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工业,科技,开放程度都甩了圣彼得堡一大截。”

    “当然,现在圣彼得堡已经被工党改成了列宁格勒,也不知道如今俄国的情况怎么样。”

    男人带着缅怀的语气说道,看得出来他对圣彼得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妻子安慰着说:“阿列克谢,我们应该接受现实,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苏联工党最近几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这次经济危机,苏联不仅没有受到重创,反而逆流而上。”

    “放眼全世界,可能也就东非在经济上的表现,不至于被苏联比下去,俄国对于我们终究只是一场童年的梦幻,现在的俄国人,恐怕早就忘记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存在。”

    东非的新闻报纸,对于苏联的描述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尤其是近几年,苏联经济发展领域的一些成绩,东非也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遮掩起来。

    当然,苏联好的一方面,东非没有隐瞒,黑暗的一面,同样被东非掀了个底朝天,尤其是苏联农民的悲惨境况,还有可怕的大清洗。

    不过,东非对苏联的描述,整体上偏向于正面,但是,这并没有引发欧美各国底层民众那样对苏联制度的向往。

    主要还是东非和苏联的行事作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上的相似点比较多,以至于有部分东非学者,大言不惭的说“苏联经济的成就,源自于对东非的拙劣抄袭。”

    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就比如苏联的五年工业发展计划,基本上在全世界的认知里,这种工业发展制度,就是抄袭东非。

    当然,东非的五年计划,工业领域的色彩,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浓厚,而是更倾向于各个经济领域,包括金融,科技,农业,服务业等等。

    金融这方面,苏联基本上没有,科技方面,苏联属于后发国家,自主研发能力并不强,甚至要出动契卡组织,盗取别国的技术。

    当然,这种事东非也没少干,尤其是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东非科教产业比德国,美国相差甚远的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