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进击的吕惠卿(1)(2/4)
可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骗得了别人,还能骗得了自己?
所以,熙河必须兴教化。
棉庄主们必须有士大夫在朝廷和民间,为自己辩解。
不然,一旦朝中风向有变或者舆论公议兴起,熙河的棉庄就要难以维系。
于是,几乎所有与会之人,都对吕相公,心悦诚服。
这就有了这次科举,熙河各州争相派人进京赶考。
连他这个包顺的嫡孙,也被紧急的送进了熙州官衙,参加了一场为他量身定做的锁厅试,拿到了一个贡生的名额,就匆匆进京。
而讲道理,按包诚与他的祖父从游知州等人的口风里探知的消息。
如吕相公这样,会将大宋内部的游戏规则,拆开来,掰清楚,说与他们这些在士大夫眼中是‘夷狄’的吐蕃人、羌人、党项人知道的人,不止过去没有,未来估计也不会再有了!
这就有些离谱!
而那位吕相公所做之事,还不止如此!
他还把在福建那边做生意的办法,传授给了熙河的棉庄主们。
什么立券(期货交易)、连本合财(原始股份公司)、带泄(集资)……
熙河的豪族首领们,一下子就开了眼,见了世面。
但,那位吕相公除了施恩。
还能立威!
而且,从不惮于杀人!
不听他的部署、指挥的,武臣遥郡以下、文官朝官以下,那是说杀就杀!
杀完了,还会给其罗织罪名,布告州郡,上奏朝廷,追究其妻子。
于是,其到任虽然不久,但熙河上下是感恩戴德,战战兢兢。
大家都说——经略相公的恩典还不完啊还不完!
唯一的问题是——
熙河路的那些朝廷耳目,官家心腹,似乎都和瞎了一样,压根没看到这位经略相公的所作所为。
反正,无论是邸报上,还是朝廷的公文里,从未见过有一字评论那位经略相公的。
向、高两位国亲,更是整日笑嘻嘻,任由经略相公在熙河为所欲为。
于是,包诚在来京前,甚至听说过,经略相公带着人在和缅药家(西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