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百七十六章 抄老刘家作业(3/5)

第九百七十六章 抄老刘家作业(3/5)

时,他也有着,给子孙后代,留一条退路或者说死灰复燃的路的想法。

    所以就开始抄老刘家的作业了。

    自汉武采纳主父偃的进言,实行推恩令后,老刘家就通过推恩令,化整为零,融入了汉家天下的市井闾里之中。

    于是,王莽篡汉,只能将长安的刘家人控制住,却管不了那些通过推恩令,早已经融入天下的汉家宗亲。

    刘秀得以起于田野,中兴大汉。

    到东汉末年,汉家宗亲更是全面开花,最终出现了昭烈帝刘备这样的英雄。

    错非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关羽,昭烈帝甚至有机会按照隆中对的战略三兴汉室!

    即使刘备失败了,可刘氏宗亲,依然散落在天下州郡,蛰伏在草莽中。

    到得东晋末年,又有楚元王刘交之后刘裕,起于草莽,建立刘宋政权。

    这千年来,卯金刀的谶言,一直就是历代帝王头顶上挥之不去的梦魇——老刘家的政治号召和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老刘家的子孙也实在太多了。

    没有人能保证,这些人里,不会再冒出一个刘秀、刘备、刘裕甚至刘渊出来!

    想到这里,赵煦就看向了北方。

    因为,现在在上京城里,就坐着一个用‘刘洪基’的名字祭天的辽主——耶律洪基!

    而在现代史书上,更存在着一个,自称是刘必烈的蒙古大汗。

    所以啊,这作业真的抄得!

    只是,大宋的体制,没有办法用推恩令来化整为零。

    赵煦就只好从科举上想办法了。

    一年洒出去几十个宗室,十年就是几百个。

    既减少了朝廷负担,也给了宗室出路,更实现了化整为零的战略。

    即便将来,出了赵佶这样的混账。

    老赵家也不太可能被人一网打尽,多少能留些香火。

    运气好,说不定能有赵秀、赵备起于草莽。

    至少,不会只剩下一个完颜构给人选。

    想到完颜构,哪怕赵煦的脸皮,已经足够厚,依然忍不住的羞愧。

    那实在太丢人了!

    秦桧的后人秦涧泉诗云:人自宋后少名侩,我到坟前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