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八百二十六章 部署(3/7)

第八百二十六章 部署(3/7)

位宋庭翰林学士的话。

    在他掏出了这封奏疏后,对方所说的话。

    “迟了呀……迟了呀!”那个宋庭的翰林学士叹息着:“若是去年……不……哪怕是今年年初,贵国国主能如此……”

    “我主说不定,还愿意为了贵国国主的这片诚意与忠心,冒险与北虏交涉……”

    “可是……如此,我主大宋皇帝陛下,已与辽太孙殿下,约为兄弟,宋辽两国如今已是挚爱亲朋一般的关系!”

    “贵国国主固忠,我主也不能失义啊!”

    所以,这封奏疏,还没有来得及递上去。

    就已经被宋庭拒绝了。

    那位宋庭的翰林学士,已明确告诉了他——即使贵国呈递此奏,我国也不会应允贵国所请!

    直到,李资义奉上了黄金百两为酬。

    那位翰林学士,才悄悄的指点了他一条明路。

    高丽应该先把上次大宋售与高丽的甲械的钱还上。

    只有这样,大宋才会考虑,下一步对高丽的援助或者军售。

    否则……一切休谈。

    因为……

    “我主大宋皇帝陛下,最重信义二字!”

    “贵国若不守信,我主如何行义?”

    想到这里,李资义就又叹息起来。

    高丽如今,那里还有钱?

    便是他这次带来的财帛,也只是黄金五百两,白银两千两罢了。

    这些钱,都是国主从国库里挤出来的。

    是作为他来中原的活动经费的。

    再想要钱的话……

    恐怕只能向庆州的金氏、崔氏,还有他家这样的门阀伸手了。

    但金氏、崔氏……这些门阀,肯愿意为了王家的高丽社稷,毁家纾难吗?

    李资义是有答案的——怎么可能?!

    中原的南北朝的时候,七姓五望们,肯为了北魏、刘宋、萧齐等乱七八糟的政权拿出自己压箱底的财帛,共度国难吗?

    七姓五望们当年是个什么心态?

    现在的高丽门阀们也是个什么心态!

    何况,现在的辽国相当拟人。

    从平壤等地传回的消息表明,辽人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