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二十三章 吕子的诱惑(1/7)

第七百二十三章 吕子的诱惑(1/7)

    对于旧党大臣们的脑回路,赵煦是很清楚的。

    这些人哪……

    怎么说呢?

    都属于是那种罹患了PTSD的患者。

    当年,赵煦父皇刚刚即位,立志要收复幽燕,中兴国家。

    于是兴冲冲的跑去问富弼,自己应该怎么做?

    结果,富弼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来。

    「愿陛下二十年不言兵事!」

    连问都没有问过,赵煦的父皇的心思和战略。

    如今,吕公著也是依样画葫芦。

    说起富弼,赵煦就想起了熙宁变法的时候,这位富郑公做的那些好事。

    熙宁二年,富弼以武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亳州。

    在其陛辞前,赵煦的父皇,对其可谓是优遇有加,就希望其能留在朝中辅政。

    但富弼坚决辞去,不肯留京。

    这也就算了。

    毕竟,政见不合,大宋的士大夫们习惯于效圣人之道,乘桴浮于海,眼不见为净。

    关键,这位富郑公出判亳州后做的那些事情,实在是叫人不齿。

    其刚刚到任,王安石就主政,开始推青苗法。

    当时,面对朝堂要推行新法。

    多数地方守臣,要么配合,要么沉默。

    但富弼怎么做的?

    青苗法刚刚实行,还没有暴露出利弊。

    他就直接下令,不许其治下任何官员放贷青苗钱!

    他的理由是——臣不愿使百姓逃亡躲避,也不愿使下吏因百姓还不起钱而用自己的钱赔给官府。

    真真是大义凛然,悲天悯人了。

    但实际上呢?

    这位富郑公,强令自己治下的官员,继续放贷常平钱谷。

    利息是青苗钱的数倍!

    任何敢不配合他的人,统统"重笞之"。

    有人想和他争辩,他直接就是"既时叱去。"

    不止如此,富弼还天天与人谈论青苗法的害处,各种指点江山,仿佛这个国家不听他的就要灭亡了。

    然而,打脸的事情很快就来了。

    熙宁五年,管勾淮南路常平公事赵济从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