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章 立规矩(3)(3/6)

第七百章 立规矩(3)(3/6)

针对的是那些在官署之中,身服公服,却公然议论朝政,抨击国家大策,非议乃至于无端诬陷、构陷国家重臣之人!”

    “若其下值之后,于家宅之中,与诸子亲朋议论,或于宴席之上,不以官身,而用私议,则不在限制之中!”

    “当然……以上两者可得豁免,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未造成恶劣影响!”

    这是当然。

    自古以来,只要皇帝还要点脸,那么,就无法阻止文人的键政冲动。

    除非学弘历,发动大规模文字狱,吹毛求疵,在鸡蛋里挑骨头,用血腥恐怖震慑文人,迫使文人连牢骚都不敢发。

    不然,任何对言论的限制,最终都将失败!

    就像赵煦的父皇一样。

    乌台诗案影响那么大。

    但,妨碍过洛阳的旧党元老们,抨击新法、新党了吗?

    没有!

    该说的还是在说,该骂的还是在骂。

    甚至,还骂的更凶,抨击的更厉害了!

    所以,必须要限定条件。

    你是官员,吃朕的俸禄,上班期间,自然要好好干活!

    当然不能非议朝政,抨击当政了。

    朝廷处置起来,也是名正言顺——上班期间,不做事情,却在和人嚼舌头根,这是怠政!

    但你下班了,自己关起门来,与亲朋好友闲聊或者议论,那谁都管不了。

    又或者在闲暇时间,用私人身份,在朋友的酒宴上,说说话,议论一下国家的事情,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要影响不大,只要未曾造成恶劣的社会效应。

    那么,赵煦也懒得管,更管不了。

    而造成巨大影响,导致恶劣的社会效应的人。

    就肯定不是私底下说说这么简单。

    必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这就是明晃晃的对抗中枢,非议国策了。

    这种人当然得处理!

    不然的话,这国家还不得乱套了?

    张方平听完,便拜道:“圣明无过陛下!”

    而此时,苏颂也将赵煦的话,原原本本的记录了下来。

    然后,他呈递君前,请赵煦过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