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2/9)
…愿乞陛下治罪!”
入宫求情,当然不能直白的说求情。
这样的话,皇帝很容易下不来台。
同时,大臣自己也要冒极大风险——万一传出去了,对名声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哪怕有人洗地,青史上恐怕也难逃一笔!
像张方平这样,打着大义灭亲,请皇帝治罪的幌子来开口就好多了。
也方便皇帝宽恕、推恩,对外也好解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于是,就可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这是符合儒家的思想的——惩前毖后嘛。
传出去,天下人也都指摘不得,甚至还得称赞几句。
苏辙当即在殿中再拜:“臣有罪,乞陛下治罪!”
赵煦瞧着,并没有说话。
苏颂见着,只好起身,也持芴道:“奏知陛下,臣今日入宫,也是因此而来……”
“中书舍人曾肇、苏辙,皆臣亲友之后……”
“此二人,轻信他人之语,以至错怪国家大臣,继而缴还太皇太后词头!”
“此二人,罪莫大焉!陈乞陛下治罪,以儆效尤!”
赵煦这从终于说话了:“两位舍人的事情,朕自然知道。”
“但是……”
他看向曾肇、苏辙,问道:“朕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清楚!还请两位舍人,为朕答疑……”
苏辙、曾肇,连忙再拜稽首:“臣等恭听德音教诲!”
赵煦靠着坐褥,问道:“烦请两位舍人教朕……”
“中书舍人之职在何?”说着,他慢慢起身,走到便殿的台阶前,居高临下,俯瞰着曾肇、苏辙。
赵煦最近一年多,身高一直在长。
如今,已接近四尺六寸(约145CM),算是个小大人了,看着也不再如初初即位那般瘦弱。
故此,他虽然还小,但当他走到御阶前,借助着御阶的高度,加上他表现出来的气势和气场。
在这刹那,竟让曾肇、苏辙,忍不住的身体一颤,有种瑟瑟发抖的感觉。
当然,这也和他们自己心虚,在进入福宁殿后,就已经先丧了胆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