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前会议(2)(1/9)

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前会议(2)(1/9)

    赵煦等到韩绛坐下来后,看了看其他几位在坐的大臣,然后才开始慢慢的说道:“相公有所不知,河东一路,此番出战,虽未得斩获,却也并非没有功劳。”

    “至少,河东经略司上报,言已收复窟野河以下至秃尾河一带百里之地!”

    这一片区域,就是司马光当年擅自兴兵,却被西夏打的大败,然后丢失的土地。

    此战之后,司马光终生不言战事,成为了一个反战的绥靖和平主义者。

    其实,司马光败的不冤。

    因为这一战,他的对手,是西夏国相、权臣没藏讹庞。

    因为,没藏家想将这块土地,纳为己用,当成没藏家的根基来经营。

    所以,没藏讹庞甚至调来了西夏压箱底的铁鹞子助阵。

    韩绛一听,顿时变色,连忙起身奏道:“陛下,不可!”

    “自窟野河至秃尾河一带,乃是瓯脱地。”

    “依约无论是大宋还是西贼,皆不得开垦、耕种、设立寨堡。”

    “数十年来,两国皆恪守此约,若我朝擅毁,臣恐从此难以取信四夷!”

    赵煦微笑着道:“相公放心,朕早已手诏河东经略司,不可因战而毁约,故以令河东撤兵!”

    宋夏两国在河东、鄜延路方向的边境线,在过去数十年,发生了多次变化。

    在真庙咸平年间,两国还以宁西峰(今陕西神木县境内麻黄梁)为界。

    宁西峰以东为宋境,以西为夏境。

    但等到大中祥符二年,西夏通过不断侵蚀、袭扰和攻击,就将国境线推到了秃尾河流域。

    等到了天圣年间,西夏人就已经侵蚀到了窟野河流域。

    史载:天圣初,州官相与诉河西职田,久不决,转运司乃奏窟野河西并为禁地,官私不得耕种,自是民有窃耕者,虏辄夺其牛,曰:汝州官不敢耕,汝何为至此?

    换而言之,这些土地,其实是大宋方面主动放弃的。

    为什么放弃的原因也说的很明白。

    熟悉的官司诉讼(很可能是投降/绥靖派和主战派之间在河东内斗),上面一看就烦了,索性一刀切,下了禁令——谁都不许去种窟野河的地。

    大宋这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