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可名状的熙河(2)(2/7)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可名状的熙河(2)(2/7)

经验以及狂热的工作态度。

    他很快就在熙州站稳了脚跟,并得到了上下支持。

    而且,因为他是官家亲除的熙州知州。

    所以,本地的豪族,对他的工作,也都非常支持。

    不过,也正是因此,游师雄根本不敢怠慢。

    他很清楚,在张师去世,横渠势微的今天。

    想要重振横渠学院,光大、弘扬张师的学问。

    他就必须向天下人,特别是汴京的官家证明,横渠一脉的主张和思想,是有用的,是可以救时的。

    在这样的压力下,上任不过一年,不到四十九岁的游师雄,就已是两鬓衰白。

    约莫半个时辰后,游师雄听到了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景叔可在?”一个浑厚的男声,在门外响起来。

    游师雄赶忙起身回答:“在的!”

    便打开门,向着站在门口的来人拱手行礼:“下官游师雄,拜见制使。”

    来人正是这熙河路的安抚制置使赵卨。

    “景叔不必多礼。”赵卨微笑着扶起游师雄:“此地非是官署,你我可不必拘礼。”

    游师雄答道:“下官如今身服公服,不可不用朝廷之礼。”

    赵卨笑着摇头,不再多说。

    因为他知道,自己说了也没有用!

    横渠门下都是这样的,在礼仪上一板一眼,不肯变通。

    好在,在其他地方横渠门下还是肯和现实妥协的。

    游师雄将赵卨迎入厢房,请到上首坐下来,才问道:“制使可是有事来寻下官?”

    赵卨嗯了一声,看向游师雄道:“不过是私事。”

    “敢问制使何事?”

    赵卨道:“老夫听说,景叔已欲邀昔年横渠同门,来熙州讲学?”

    游师雄点点头,答道:“下官已邀了诸位赋闲在家之同门,今已得数位同门回信,言愿来熙州讲学。”

    横渠门下,是最肯吃苦的士大夫了。

    当年张载带着他们,在横渠书院一边读书,一边参与横渠当地的井田建设,除此之外,他们还得自己种粮、种菜、做饭、洗衣。

    这也和横渠门下的出身有关——横渠又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