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文彦博:还是得继续攒嫁妆(2/7)
滋的立刻动笔。
当天下午,文熏娘就带着这三封写好的谢恩表,分别到了庆寿宫、保慈宫和福宁殿谢恩。
当她来到福宁殿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赵煦看着被文熏娘恭敬的呈上来的谢恩表,微微颔首,道:“林菩萨的文字,果然出彩,无愧中书舍人万家生佛之誉也!”
中书舍人,在大宋官场上,有个俗称:一佛出世,所以被很多低级官员们私下以‘菩萨’相称。
这是因为,中书舍人就是专门写这些人的敕命文书的词臣。
而根据传统,除非是有皇帝的直接授意,不然一般情况下,中书舍人都会在官员敕命文书上,极可能的美誉对方的政绩。
这不是菩萨是什么?
放下谢恩表,赵煦看向俯首跪在殿中的文熏娘,道:“文司正请起!”
文熏娘再拜:“臣妾再谢官家天恩,必当夙兴夜寐,服侍官家,不敢有误。”
“善!”赵煦颔首,他知道的,得给文彦博一点甜头。
让他更有动力和干劲。
于是,赵煦说道:“从今以后,司正每日可来福宁殿中,为朕整理东閤劄子,并和冯景一起负责一些御厨的事务吧。”
文熏娘低着头,盈盈一福:“臣妾谨遵德音。”
……
宫中的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到了文彦博耳中。
闻讯后,老太师高兴的不得了。
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
当即命人给了来报信的人一大把宝钱——都是先帝所赐的银钱,差不多有十几两的样子。
因为是御赐钱,制作精美,铸造数量也很稀少。
所以,价值比同重量的银锭高。
送走宫里面的人,文彦博立刻就将自己的儿子文及甫叫到面前,吩咐道:“汝立刻带上五百贯交子,去中书舍人林旦家中,将这五百贯交子,送与舍人,就算是感谢舍人今日为十三娘润笔了。”
文及甫吓了一大跳。
“五百贯?!”
且不说,如今早已经没有了润笔的陋规。
就算有,旧例中书舍人润笔也就一百贯啊。
这给五百贯,是不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