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六十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2/11)

第四百六十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2/11)

人来说,即使只是为拍马屁,做做样子,也得种上这两千亩甘蔗田。

    想到这里,高遵惠嘴角溢出些笑容来。

    那又是什么时候打开的第二个锦囊呢?

    高遵惠记得清清楚楚,他是认认真真的按照着旨意,在完成了归化州、顺安州的甘蔗大业后,才打开的第二个锦囊。

    这是他作为外戚的自我修养——在我大宋,要当好外戚、勋贵,吃好这碗饭,不仅仅需要高度的自我定位,还需要有着一切行动听官家指挥的觉悟。

    那些自以为是,认不清自己定位的外戚、勋贵家族都已经被淘汰干净了。

    比如温成张皇后的外家,现在汴京城里还有谁鸟他们?

    再比如,前些时日,被编管地方的那几个家伙。

    要不是宫里面的太妃去两宫面前求情、说好话,搞不好连驸马郭献卿,据说差点就要去地方上冷静冷静了。

    这就是大宋对勋贵、外戚的手段。

    以磨勘为主,抽打为辅。

    拔掉刺头,去掉乖张,剩下的就是都是皇权的舔狗。

    作为高家人,高遵惠从小深受勋贵、外戚的自我修养教导。

    他可以贪,可以蠢,可以好色。

    但绝不会连吃饭的本事都忘掉。

    若是这样,高家必亡!

    所以,高遵惠的每一个步骤,都依着旨意来做,绝不逾越旨意。

    官家说了,什么时候才能拆锦囊,他就一定会等到那个时候再拆。

    想着那第二个锦囊。

    高遵惠嘴角的笑容,就更加压抑不住了。

    因为,这第二个锦囊上,依然很简单——配合章惇,雇佣南下青壮,渗透交趾北方各州,并以甘蔗为利,诱降彼辈!

    一开始,高遵惠是不信的。

    因为,甘蔗能榨糖,这在大宋是只有东南明州、苏州等地的蔗农才知道的事情。

    空口白牙的,谁会信?

    还诱降?

    高遵惠当时感觉,他雇佣的那些青壮,大抵会要死在交趾了。

    然而……

    高遵惠怎么都想不到,章惇至于使出了封官许愿加册封授爵,世袭罔替的绝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