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零一章 侬智会:一拍两散(3/4)

第三百零一章 侬智会:一拍两散(3/4)

,在这严寒的冬季,衣食无着。

    于是,赵煦给了宋用臣一个新差遣——都大河北、京东桥道修葺使。

    让他继续率领那几万青壮去修葺河北、京东的主要道路、桥梁。

    为明年开春后,宋辽贸易打好交通基础。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问了——这些青壮,他们已经赚到不少钱了,应该够他们撑过冬天,等到开春了吧?他们有了钱,会继续工作吗?

    这样想的人,肯定是不懂,那些会千里迢迢的跑去登州、莱州发财的人会是什么人?

    看过水浒传的,就肯定会知道:他们是江湖好汉,是有活力的社会人士。

    讲究的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种人兜里只要有钱,就和身上爬满了虫子一样难受!恨不得立刻花掉!

    所以,赵煦早早的就给宋用臣送去了大量酒曲。

    让他得以在治河工地附近,就地酿酒然后高价卖给那些人。

    仅此一项,就回笼资金超过二十万贯!

    此外,这些家伙衣食足了,自然思那啥。

    所以,工地所在,勾栏随之而来。

    另外,赵煦还让宋用臣在工地里,售卖汴京裁造院的女工用吉贝布制作的冬衣。

    结果卖出去上万件棉衣!

    在汴京城都很难卖动的高价棉衣,在河北的治河工地上,却卖到脱销!

    毕竟,好汉们从来不怕东西贵,只怕自己兜里没钱!

    这些七七八八的办法用下去。

    赵煦成功的,回笼了一半以上的清淤资金。

    再算上这些人在勾栏里的消费,在周围市集、商贩手里的购物行为。

    大部分人,基本把他们的工钱花光了。

    有些人甚至已经倒欠了赵煦一大笔钱!

    是的!

    赵煦很贴心的让宋用臣在工地上,给青壮们放贷!

    利息嘛,当然是法定的两成!

    在如今这个时代,简直就是良心贷款!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起码有三四千人,借了赵煦的钱。

    所以,这几千人等于是一个冬天打了白工,还倒欠了一屁股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