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两百七十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3/5)

第两百七十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3/5)

赵煦将笔一丢,问道:“太母、母后,这个大臣怎么回事?”

    “先是不顾六察举劾法,偷换概念……”

    “后面却又模棱两可,既言吏员受俅,又曰惠信僧或有诬告之处……”

    “既说开封府有错,又言祠部或有不当……”

    “我虽然年幼,但也知道,这是蛇首两端……”

    两宫本来看刘挚的奏疏,还觉得言之有理,说的也是冠冕堂皇正义凛然,几乎都信了。

    但现在被赵煦这么一解读,也不由得迟疑起来。

    于是,重新拿起刘挚的弹章。

    看着那些被赵煦圈出来的地方。

    果然!

    这个刘挚,真的一会说,祠部和大理寺或许是对的,一会又说,这个惠信僧所言,或许有些地方不对,是在诬告,可他也有说了对的地方。

    一会又说,惠信僧若是无辜被刑,实在是不幸,胥吏受贿贪污,却因此逃脱罪责,实在是太幸运了,这种阴阳怪气的话!

    但下一句又话锋一转,说什么假若惠信僧确实诬告,而官吏清白,却不能得到彰显这就败坏了法度。

    只能说,看文字这种东西啊,只要有倾向性,那么就算写的人出于一片公心,那也可以被指摘为大逆不道。

    近有苏轼写诗:根至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被王珪拿来做文章,说他有不臣之心。

    未来还有清朝的文人乱写的那些什么‘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被送一个全家套餐。

    这文字上的事情,真的全看人的立场和想法以及需要。

    甚至,皇帝真的想要搞人,都不需要有文字证据。

    譬如秦桧用‘莫须有’三个字杀岳飞于风波亭——装都懒得装!就是想杀你,你能怎么的?

    现在,赵煦断章取义,两宫明显也被跟着带偏了。

    当然,这也要怪这个刘挚,他这次是试探。

    所以,没有敢摆明车马,亮明态度。

    加上他本人可能也轻视两宫,没有认真检查自己的文字——别奇怪,在大宋轻视妇孺的人很多。

    而两宫也都没有表现出像章献明肃那样果决、聪明、狠辣的样子。

    难免有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