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两百五十八章 章惇求对(2/7)

第两百五十八章 章惇求对(2/7)

以显示我大宋善待儒臣,优容元老之政……不知道太母、母后的意思?”

    向太后则欣慰的说道:“六哥能这样想,实在是国家社稷之幸!”

    “娘娘觉得呢?”她看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虽然有些不大乐意,可,官家都提了要求了,她若拒绝,传出去也不好听。

    再者,宰执赐第,乃是传统。

    毕竟,汴京城像样一点的宅邸的价格,哪怕两宫也清楚,哪怕以宰执大臣正常的俸禄,也是绝对买不起的。

    难道让宰执租房?

    那搞不好,就又会出现堂堂宰相,为了个宅邸就抢着娶寡妇的事情了。

    此事当事人之一的后代,现在就坐在这保慈宫里!

    当年,此事发生后,听说连辽人都在偷偷看笑话。

    大宋如今那里还能被人这样笑话?

    所以,仁庙以后宰执在京的宅邸,就都是天子钦赐。

    不过,罢官后多半就要收回。

    只有那些深得天子信任的宰执,才能在汴京城中有一个可以传袭子孙的房子。

    这也是一个长期饭票。

    于是,向太后便问道:“六哥想给司马公赐第何处?”

    “昭庆坊吧,儿听说那边房子不少!”

    向太后点点头,太皇太后想了想,也嗯了一声。

    昭庆坊她们当然知道在那里。

    乃是在汴京内城东北的封丘门一侧,毗邻惠和坊、打瓦寺。

    两宫之所以清楚这些,是因为大宋的内廷机构之一绫锦院、内锦院最初都在昭庆坊。

    所以,此地绝大多数屋舍,都是皇室所有。

    剩下的,也基本是皇家赐第的人家。

    排面自然不错,而且,历来很受士大夫们喜欢。

    太宗朝的名士种放旧宅就在昭庆坊。

    而种放终生未婚,没有子女,所以其财产就留给了他的侄子种世衡。

    种世衡后来投笔从戎以文转武,成为如今大宋西军将门种家的开创者。

    换而言之,昭庆坊的种宅,就是种家的祖宅。

    种氏子弟,都会在汴京城渡过他们的少年和青年,然后前往西北沿边,接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