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化学的未来(5/5)
出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负极的析锂现象。”“至于具体情况还需要进行实验,毕竟推算的数据和实际应用肯定有一些差别。”想着,徐川又摇了摇头,看着桌上的稿纸长舒了口气。这些天来,他放掉了其他的项目,集中精力研究这个问题,要说进度,的确有一些进度,但不多。截止到现在,他也只不过找出来了一种可能适合的材料。他小看了化学反应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连带现象。这些东西计算起来能累死个人。“或许,我应该弄个数学模型出来?”脑海中,徐川将想法转到了另一方面。一个数学模型,虽然不能准确地预测未经实验的材料样品的各项性能以及可能诞生的化学连带现象,但却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比如从概率意义上缩小实验范围什么的。很早之前,他还在大一的时候,就为他的导师陈正平做过一个有关二硒化钨材料项目的数学模型,进而迅速帮忙找到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锁定了最佳还原物的浓度。可以说,在材料的研发过程中,一个数学模型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只是,他现在根本就没那么多的时间去做这个东西。针对化学材料研究的数学模型,要做出来应该可以,但难度方面,绝对比他以前给导师陈正平做的那个要大很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天一个地。毕竟二硒化钨材料项目那个,针对仅仅是一种材料而已,即便是有还原剂、温度、气压什么的条件,也不算很复杂。】但化学这个不同的,这种针对化学材料探索的数学模型,复杂度简直突破天际了。哪怕是他带上一个十几人的团队进行编写,可能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当然,如果成功的话,可以给他以后的化学实验带来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