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大明:月玄星痕> 第三百九十九章:庭辨(2/3)

第三百九十九章:庭辨(2/3)

我天朝泱泱大国的威名,因此臣认为,应该在各边关重启监军制度,对其制衡。”所谓监军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以文制武,内外互制。但监军制度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制度,而是将其置于一种模糊的状况之下,但这并不是皇帝的疏漏,而是故意如此,只有如此总督、巡抚、巡按三者之间才能够相互牵制,也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皇权的需要。其次内外互制,在大夏皇朝时期,为了维护和巩固皇权,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臣监军体系,然而在推行这种体系的同时,宦官监军制度不仅没有废止,相反却是大力发展。文臣、宦官监军组成了的监军体系,正是因为千百年来宦官与皇帝之间那种特殊的政治依附关系,增加了皇权对宦官的信赖和依靠,因此宦官监军在军队中地位也就居高不下。提出此建议的,是礼部右侍郎丁成,此人是明显的秦党,这个提议一提出,岳泰安立即觉察到不对,当年大夏皇朝就是亡于重文轻武,帝君建国后,将其调整为文武并重,取消监军一职,但历朝历代,文武平衡都是一个千古话题,在太平盛世,都是以读书人治天下,这也确实是事实。但丁成此时提出重启监军制度,肯定是得到了秦道阳的指使,这后面埋了有鬼。不过监军历来都是宦官担任为多,文臣担任为少,而当今局势,宦官是掌握在皇权手中,而文臣大部分掌握在秦党手中,丁成此时提出重启监军,想必不是要用宦官,而是要用文臣,是想在边关这块皇权铁幕下打入一颗钉子。兵部侍郎宁卫也想到了这点,笑了笑道:“不知丁大人所说重启监军制度,是如何个重启法?”丁成对此早有准备,一抱拳慷慨其词道:“我大明开国期,帝君取消监军制度,但那时候是江山一统前,中原四处战乱,而且还有倭人寇边,自然不适合使用监军,现在我大明国运蒸蒸日上,正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为了防止杀戮过重,甚至有杀良冒功的现象出现,重启监军制度,自然就势在必行了。”宁卫听了,冷笑一声道:“丁大人,取消监军一职,是帝君当年的旨意,你现在提出重启监军制度,可知妄议祖制是什么后果吗?”丁成闻言,转头看了宁卫一眼,跟着对天子一抱拳道:“陛下,臣并没有妄议祖制之心,臣只是居心所言,请陛下明查。”宁卫听了,摇了摇头道:“好一个居心所言,丁大人提议重启监军制度,是因为边军杀戮过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